第132章 第132章(1 / 2)

七零错位人生 寒小期 5499 字 4个月前

第132章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 毓秀这个南方姑娘可算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北方的冬天有多可怕。

幸亏,学校前两年就改成了集体供暖。

幸亏, 她一降温就给自己添置了两件羽绒服和一双毛皮鞋。

幸亏,在拿到家里汇来的钱后她第一时间又买齐了帽子围巾手套。

每回想到这个, 毓秀都忍不住再三庆幸, 不敢相信要是没有这些, 这个冬天该怎么熬过去。可就算这样, 她每天早上出门时,还是会不由的冷得一哆嗦。好在, 再怎么样她也没病倒,手上脚上更是连一丁点儿的冻伤都没有。

比起毓秀,其他南方姑娘就没那么幸运了。冻感冒简直是一桩很寻常的事情,尤其大学生跟小初高是截然不同的,并不是固定在一个教室里等待着不同的老师去上课, 而是必须要穿梭在偌大的校园里。要是正好碰到两节课的教室隔得很远,保不准还得一溜小跑的过去,才能堪堪赶到。好些女同学都被冻得鼻头通红, 倒是没发烧那么严重,可不少人都有些感冒征兆。

幸好不是流行性感冒, 只要及时去校医院开药,或者干脆灌一杯姜汤下肚, 再歇个两天就差不多好了。说到底, 都是一些身子骨结实的年轻姑娘, 这些小毛病好起来速度还是挺快的。

相较于感冒生病, 冻疮就要显得可怕多了。偏这个毛病多半人都给赶上了,主要是脚上的,天气太冷了,千层底百纳鞋根本就遭不住,买了胶鞋的稍微好点儿,可胶鞋只能保证脚上不沾水,又不是保暖用的,有时候就是穿了三双袜子,脚丫子还是冻僵了。

要命的是,冻疮还不容易痊愈,一旦生起来了,那是又痒又疼,红肿异常还丑得很。

不过短短几日里,各种治疗冻疮的偏方就在宿舍里传播开了。不差钱的其实直接去买冻伤膏就成了,校医院就有的卖,五毛钱一支软膏,擦了不说立刻能好,起码没那么难说了。省钱的法子也有,最普遍的说法就是晚上一定要泡脚,要是能做到连手都尽量避免触碰冷水就更好了。可问题也还是有的,多半学生都只买了一个热水瓶,又要喝水又要洗脸,如今还得添一个泡脚,想也知道肯定是不够用的。避免手碰冷水就更扯淡了,这临睡前的热水都不够用,第二天早上起来哪里还有热水使再说,那不还有洗衣服吗

别的都还好说,大不了咬咬牙再买一个热水瓶,可洗衣服这事儿,基本没辙儿。

毓秀也陷入了同样的烦恼之中,她从家里带来的衣服不说,就算到达京市以后又添了衣裳,那也不过仅仅是两身羽绒服。像里头穿的衣裳,换洗倒是有,可就那么两三身。这就意味着,她每隔几天就得去洗衣服。尽管洗衣房也是在室内的,可依旧冷得慌,更别提把手浸在冷水里卖力的搓洗衣服了,这在隆冬时节简直不亚于酷刑。

眼瞅着衣服又不够穿了,毓秀不得不趁着休息日,拿上盆子和脏衣服,苦着脸去了洗衣房。

其实,她的衣服倒谈不上有多脏,毕竟她又不像村里那些个熊孩子似的上蹿下跳闹个没完。可她打小就爱干净,实在是受不了好几天都不换洗。因此,就算再怎么怕冷,她还是咬牙过来洗衣服了。

洗衣房里挺热闹的,毕竟是休息日,看着外头的天气也还挺好的,不少同学都扎堆在水槽前头搓衣服。没办法,谁叫这年头多数人家里都不宽裕,衣服少太正常了,自然也就只剩下勤洗衣这一条路了。

毓秀一面低头搓衣服,一面听着其他同学闲聊天。

“京市的冬天也太冷了吧刚开学那阵,我还以为掉到福窝窝里了。你别笑话我,我长那么大还是头一次看到茅坑在楼里头,洗衣服也在屋子里。想想多舒坦,可谁知道这天冷得那么快,可冻死我了。”

“我笑话你干啥谁家还不是乡下地头的我跟你说,我家那头是没京市这边冷,可大冬天的,提着一大桶脏衣服去河边洗,那滋味可别提了。最难的还是洗完以后,那个衣服变得可沉可沉了,我都提不动,只能三步一挪的往家里赶。反正洗一回衣服,我就能去掉半条命。”

“谁不是呢我以前冬天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还一脚踩空了,布鞋从里到外都湿透了。打从那一年起,我脚上就生了冻疮,结果来了京市以后,越来越严重了。唉,你知道咱们的补助啥时候发不我得了钱想再去买个热水瓶,试试看晚上泡脚会不会好一点。”

“快了吧,大概就这么几天了。”

旁边一人似乎听到了她俩的话,插嘴道“你可以买那个羊绒袜子,实在不行买一双羊绒鞋垫子也成呢。那个垫在鞋里可舒服了,暖和还不贵。”

“哪儿有卖啊”

“旧货市场门口等着,有人推着自行车来卖呢。”

“那也得等困难补助发下来啊,我现在连一分钱都拿不出来,都换成饭菜票了。”

毓秀起初没太在意,毕竟这些话自从冬日来临后,就经常在厕所、洗衣房里听到。可及至听到后头,她才愣了一下。

困难补助

这时,毓秀才想起,她开学初好像就听人提过这个,还跟同宿舍最早到校的那姑娘一起填了申请表。那还是九月份刚开学那会儿的事情,之后她就将这个事儿抛到了脑后,再也不曾想起来。

可听那几个女生的闲聊,似乎补助款早就发下来了还不止一次

怀揣着满肚子的狐疑,毓秀到底还是先把手里的事情做完了。等她费劲儿的端着盆子回到宿舍后,扫视了一圈,发现不单宿舍长张杨不在,连那个跟自己一起申请农村困难补助的姑娘也不在。不过这倒是很正常,已经到饭点了。

稍晚些时候,张杨就拎着饭盒回来了,毓秀忙迎了上去。

张杨还在那儿跟其他人说话“今个儿食堂有卖羊肉汤,热乎乎的,可好吃了,你们赶紧去啊”

“张杨,我有事儿想问问你。”毓秀开门见山的道。

“你说啊,啥事儿。”张杨随手将饭盒搁在了桌上,结果就听到毓秀提起了农村困难补助的事儿,顿时满脸的不敢置信,“啥你再说一遍”

“就是农村困难补助啊,我开学那会儿填了申请表的,那个发了吗为啥我没有呢”

张杨

足足懵了半晌之后,张杨才回过神来“那个不归我管,我也不是很清楚。可农村困难补助,不得是农村户口才能申请的你不符合吧”

“没错呀,我就是农村户口。”毓秀一脸乖巧的答道。

这话一出,张杨更懵了“你是农村不单要是农村户口,也得是事实农村人,就是家里是农民出身的。”

“是啊,我家就是啊。”

这下,不仅仅是张杨懵了,宿舍里的其他人也都懵了个结结实实。其实,学校的补助类型挺多的,并非只有农村学生才能申请,只不过相较于其他类型而言,农村困难补助是非但是金额最高的,还是最容易通过申请的。基本上,只要是农村户口且家里是看天吃饭的庄稼人,符合这两项的,几乎都可以申请通过,区别只在于最终被归为第几档。

毓秀宿舍里也是有农村姑娘的,就是开学那会儿第一个到达学校的人。

那人刚才并不在,可没过多久她也回来了,看着像是刚吃完午饭,手里的饭盒还有些湿哒哒的“咋了都看着我干啥”

张杨迟疑着将刚才的事情说了出来,问她“你的补助下来了”

“都拿了好几个月了。”那人蛮不在乎的道,“我那会儿不是跟苗毓秀一起把申请表给了辅导员吗后来,有人通知我去辅导员办公室拿补助,那个是要自己去拿的,核对学生证签好名字才给的。”

毓秀没想到这里头还有这些个弯弯绕绕,关键是,从来没人来通知她啊

宿舍里几人大眼瞪小眼,不多会儿,另一人弱弱的开了口“等等,苗毓秀同学你是农村来的你是在跟咱们开玩笑吧”

“我也觉得她是在开玩笑,可她填了申请表啊”

“不是这个问题吧,谁家农村的你家里做什么的我是说,你爸妈干啥的”

毓秀答道“种地的。”

这话一出,其他人更懵了,就不说农村学生了,连城里学生都是一脸的目瞪口呆。心说,现在农村种地的都这么富了比他们城里双职工家庭还要富裕关键是,同一个宿舍的,兴许不太清楚对方家里是干啥的,却一般都知道对方有几个兄弟姐妹。

尤其张杨还曾经在宿舍里感概过,说毓秀老可怜了,不单是家里的老三,而且她妈是连着生了四个闺女,底下还有个金贵的弟弟。

虽说这些年来,国家一直都在提倡男女平等,那句“妇女也能顶半边天”的口号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可口号并不等于现实,现实的情况是,甭管是城里还是农村,重男轻女始终还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当然,像她们这种能考上京大的,绝对是从小到大就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可就算这样,最多也就是跟家里的兄弟一个待遇,不存在跃过兄弟的道理。

再想想毓秀这个情况,她家里得有多富裕,才能让她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就算大家伙不清楚刚开学时毓秀拿了多少钱来,可两件羽绒服摆在明面上呢,还有那双军需店才有卖的毛皮鞋,出于好奇,她们还曾结伴跑去百货商场看过标价,回来的路上还说道了半天呢。更别提后来毓秀家里寄钱来时,是张杨陪着去的。反正前后一估算,毓秀开学时从家里拿的钱,绝对不会少于二百块的。

种地那么来钱吗

农村人都那么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