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早已告诉太子,叫他不要计较这些一时长短。”成妃恼怒地揉了下额头,“他为储君,早晚坐拥天下,到时候,什么不是他的,偏这样沉不住气。”
成妃身侧一名年长贴心的宫人相劝:“娘娘,怪不得殿下,沂王与康王连成一气,殿下如何能不着急。”
成妃没有消气:“康王不过蠢货,更不必把他放在心上。”
宫人道:“再蠢,也是龙子。他向着沂王,不向着太子,太子心里怎么好受。”
成妃摇头:“什么向不向,康王就是说话不会过脑子而已。他那个王妃,都要比他有条理。”
宫人提醒:“刚才席间,康王妃也维护沂王夫人。”
成妃不语了。
这不假。
虽然做得比康王聪明。
回话的宫人继续道:“太子揭出沂王治家不严,有宠庶灭正之嫌疑——”
成妃只听这一句,就闭了下眼。
话没错,但不该由太子本人说出来。
前朝后宫,本来都找好了人,一起发力,好堵住沂王的嘴。
这件事在明面上必须是与太子无关的,如此沂王自己先受参劾,就不好再说出齐三姑娘之事,否则就是存心拉太子下水挡灾,攻讦储君,又在寿宴上,必定要惹怒皇帝。
但太子自己跳进了水里。
失去超然地位之后,他揭露沂王,沂王就可以揭露他,更可以直指太子是因心虚才抢先发难。
宫人的禀报证实了成妃的预测:“——后来,太子与沂王吵成一团,沂王强横,一句句针锋相对,朝臣都不好言声,只有康王居中相劝,让沂王别太得罪太子,以免他日有不测之祸,沂王不听,让康王闭嘴,太子也大怒,让康王闭嘴。”
成妃脑袋嗡嗡直响。
她撑住问道:“皇上作何反应?”
宫人垂下头去:“圣颜不悦,然后沂王便跪下请罪,太子殿下和康王也一起请罪。”
成妃松了口气,事情还不算不可收拾。
“母妃。”
太子这时大步走了进来,面色极为不好。
他身上带着酒气,坐下就要茶,一气喝完一杯后抱怨:“沂藩真是奸猾!”
成妃听这个称呼,就知道他心中怨气,冷道:“你若谨慎收敛,谁又抓得着你的把柄。”
太子闷了片刻,道:“母妃,我还不够窝囊吗?我这么大的人了,像个垂髫孩童一样,天天只是听讲,偶尔放肆一下,究竟算得了什么。”
“你是太子,持身要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