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2 / 2)

乱世女皇 赵岷 1772 字 1个月前

晋王颇有威严的训斥道:「成何体统!特使来访,尔等本应以礼相待,如何成了这个样子?」

王恢见状连忙出来转圜:「大王,特使,这也是一时话赶话。千万不要因此坏了和气,来,接着商讨。」说完,他还冲苏放歉意的一笑。

苏放肃然站立,洞若观火的看着这对君臣一唱一和,他微微一笑,掷地有声的说道:「方才有人将我陈国的主动看成是有求於晋国,苏放在此澄清一下:我王之所以主动发起结盟,幷非因爲我国走投无路,而是因爲当日我王即位之初,因受人掣肘,做了数件不利於晋国的事情。无论前因如何,都是我国理亏在前,因此我王前苏放前来斡旋讲和。」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声音渐渐变得高昂:「今日苏放也干脆敞开了说话,陈晋结盟,受益最大的是晋而不是陈!我陈国可以不和晋国结盟,但晋国却不得不和陈国结盟!」

他的话音一落,自然再次引起了一阵轰动。

众人脸上纷纷流露出不以爲然的神情。

王恢也肃然接道:「特使此言差矣,恕我等不敢苟同。」

苏放一扬手,打断了其他人的质问,朗声说道:「诸位且听我把话说完,再决定是否苟同!当日晋魏两盟,屯兵边境,封锁陈国,东西两綫同时开战。试图耗死陈国,可是结果呢我国虽然丢失了河津二百里,可是国内照样安然无恙。如今魏国已有意与我国结盟,幷且资助陈国军粮数万石,如今我国粮荒已解,国民无论男女老少,人皆言战。形势一片大好,再看看晋国,东有强魏割地威胁,西有阳平关之险。天气不日就要进入隆冬,请问晋国的五万大军该何去何从?进则无利,退则无功。臣再说一句不当的话,大王初位大位,接连受挫,不知其他人做何感想?陈不与晋结盟,便好转而和魏结盟,到时晋国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内乱倾轧,结果如何,苏放不便多说。当日陈国之困,亦是晋国明日之困。然则外困虽同,情形却大不一样,其中之真意,望众位好生揣摩。苏放告辞。」说完,他肃然朝晋王深深一躬,大袖一甩,飘然离去。

「这人当真可恶!」

众臣本想再接着与他辩驳,奈何对方竟真的拂袖而去。

苏放这次幷没有回到田府,而是径直回驿馆对侍卫吩咐道:「快,抄小道回国。」

侍卫不敢多问,急忙下去准备。

待田忆带人赶到驿馆时,苏放人如杳鹤,不见影踪。

五日后,苏放悄悄回到陈国。

他一见陈王深深一躬,面带惭愧的说道:「臣启我王,微臣这次无功而返,恳请我王恕罪。」

陈梓坤面带微笑,虚扶一把,道:「先生请坐,先将此事经过细细讲与寡人罢。」

苏放端然入座,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讲来。陈梓坤边听边点头,一脸赞赏的说道:「先生无须谦逊,此事做得极好。陈晋两国宿怨极深,那晋王又是个精明之人,本王原本也没打算一次成功。况且,此时晋王还没到山穷水尽之时。」

苏放听罢,坦然一笑道:「大王英明,晋国确实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们只须静等佳音便可,魏王索地,他给与不给都是一个困局。若给,他必将引起国内百姓和袁氏宗族的不满;若不给,魏王定然不会善罢干休。况且,他继承王位,幷没有老晋王的遗诏,可以说是兄篡弟位也不爲过。袁氏诸王子仍在虎视眈眈。」

陈梓坤自信的一笑,目视着苏放说道:「先生只管回去好好歇息,本王猜想要不了多久,晋国定会派使者来斡旋。」

君臣两人再次密谈了一个时辰。苏放这才放心回府。

时间很快便进入了十一月,天气越发寒冷。大批的军粮和棉衣已经送往阳平关西平关和函关。陈晋两军继续僵持对峙。赵博眼看隆冬降至,越发着急。最后决定故计重演:先是佯攻西平关,再让人僞装成陈军有去求援。不想却被萧舜钦一眼识破。阳平关守军继续坚守不出。

十一月上中旬时,第一场大雪降临。与此同时,魏王特使再次入晋发出通牒,要求晋国尽快割晋南两城与魏国。晋国朝野上下同仇敌忾,纷纷指责魏国背信弃义。十一月底,在大雪封山前,晋王终於下定决心,命令赵博王勇班师回朝。本来按照陈梓坤原来的计划,是要趁机机会再出兵重创晋军一回,如今既有意与晋国结盟,便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晋军一撤,陈军也开始换防,陈信率领二万骑兵回京,由边防老将钱益接防。

回京途中,萧舜钦不幸染病,陈信只得另外派人护送他。陈信由此在准婿评语上又减了几分:身体太弱,减三分;脾气怪,再减两分。整体有待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