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1 / 2)

教官早早坐在讲台上批阅学生的作业,面容沉静,辨不出喜怒。等着铃声响起,才抬头看向他们,缓声问了一句:“休息了一天,感觉怎么了?”

学生们扬起一张憔悴的脸,冲她甜美地笑了笑。

教官仿佛没长那双眼睛,点头道:“看来挺不错的。”

学生笑容顿时僵硬。

教官在光脑上点了两下,说:“上节课留的分析报告,所有人都已上交。我打乱了名字跟学校,随机发送到你们的后台。请所有学生按照自己的风格偏好,给你的同学进行打分。”

乘风下载文档,发现自己收到的是一位联军大三学长的报告。邮件里还附赠了一份简略的踩分点提示。

她对这项任务感到十分新奇,对着参考条目看了三四遍,全部记下并理解,才正式批阅对方的报告文件。

事实证明,不同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面对分析这项颇具主观性的工作,即便有大致的框架参考,依旧会存在巨大的差异。

大家截图的时间节点、思考反击的策略、关注的重点,都不大一样。

分析别人的分析报告,是一件能窥出对方风格与偏好的工作。很有意思。

乘风放慢速度,逐句阅读,努力从第四方的角度理解数据分析师对战争的思考。结果才刚审到一半,就收到了新邮件的提示。

拿到自己试卷的学生已经批阅好了。

乘风稍怔,暂时退出界面,点击反馈过来的文件。

阅卷人是陶睿。

乘风视线下移。

分数,75。

乘风的脸色肉眼可见地沉了下去,唇角扯了扯,很不高兴地“啧”了一声。

教官放松地坐在靠椅上,目光虚虚朝她这边飘了过来,微微颔首,温和地说:“可以讨论。”

乘风直接起身,用力弯下腰,一掌拍在对面的桌上,问道:“为什么我只有75分?踩分点我都有。”

陶睿就坐在她的对面,闻言抬起头,说:“你的风格不符合我的标准。我想看的内容你大部分都没有。教官说按照自己的习惯来打分,所以我只能给你75。”

乘风深吸一口气,问:“你的卷子呢?”

隔着几排有学生举手:“在我这儿。”

乘风大步流星地走过去,借过他的光脑,从头到尾迅速拉了一遍。主要是看各项数据截图以及机甲建模。

教官换了个姿势,挺直了上半身,饶有兴趣起来,两手交叉托着下巴,静静看着他们。

五分锺后,乘风抬起头,每一个五官都带着不赞同,像在看一个玩泥巴的小破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