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已到门口,以二奶奶为首的人都跪下行礼,恭迎长辈回府,已有婆子过来请众人起来。二奶奶站起身就往前面去搀大太太和二太太,车帘这才掀起,先露出的是大太太身边丫鬟,跳下车给二奶奶行礼后就恭敬站在一边,二奶奶先搀下大太太,行礼问了几句这才来到后面一辆车去扶二太太。
曼娘眼尖,看见祖母鬓边的白发已从原来的星星点点变成浓霜一片,脸上皱纹也很明显,眼里不由一阵酸涩,上前搀住大太太,什么都没说。大太太看着孙女,见她容色甚好这才放心下来,拍拍她的手示意没事,这才在前后拥护下进了府。
进府后到了正堂,难免又是晚辈们重新行礼问安,有头脸的下人们也前来磕头,热闹了好一阵才安静了。大太太往这四周一望才对四奶奶笑着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四奶奶忙起身应不敢,大太太已对二太太笑着道:「说来还是二婶婶你有福气,瞧瞧面前这么多儿子儿媳都在眼前,还都这么能干。」
二太太也笑了:「大嫂你是羞我不是?在家时候可是我羡慕你,要不是这回天恩,我也没这么多儿媳在眼前守着。」众人都跟着笑了,又说几句闲话,也就各自回房歇息,曼娘一直跟着大太太,等大太太进房后用热水洗过脸,拆掉簪环换掉衣衫曼娘才走到大太太身边坐下。
还没等曼娘开口,大太太已把曼娘搂过来:「好孩子,说来是你姑母没福气,这么好的媳妇她都舍得不要。」说着大太太的眉皱一下,自言自语地道:「不过若你姑母真能想到,她也不会是今日这样。」
曼娘只是瞧着大太太:「祖母,我不委屈,只是怕祖母伤心难过。」这个孩子的眼这么亮,说出的话也那么真,徐大太太不由把她再搂紧些:「难为你还为我想着,就这么点点大的孩子,着实难得。这回啊,祖母想带你回家,你看好不好?」
曼娘本要说好,但又想起新安郡主,眉不由皱起,徐大太太的眉挑起:「怎么,你是怕难哥儿吗?这回要带走,定是你们姐弟俩都走的。」曼娘摇头:「孙女不是怕难哥儿,只是孙女已经见过了郡主,郡主她和别的人不一样,孙女也想多在京陪陪爹爹。」
这倒是徐大太太没想到也不知道的,但若是继母和继女能够相处的好,这也是件好事,但又怕万一?见徐大太太在那里踌躇,曼娘已经明白,轻声道:「郡主说过,徐家那点产业,她还不放在眼里,也不会做什么捧杀棒杀的事。」
别人若说徐家的产业不值得放在眼里,只怕徐大太太还会笑话说这人说大话,可新安郡主说这话,徐大太太是相信的。福王是仁宗幼弟,赏赐不断,封王后不管是王庄还是什么,全都是上上等的,先帝和今上都对福王恩宠有加,有人曾经说,福王府里的地都是金子铺的。虽是夸大之词,但也有几分真实。
新安郡主是福王独女,头次出嫁时的嫁妆虽说只是一百二十八抬没有超过郡主仪制,箱子都是盖不拢的。这回出嫁,福王府又备了一份嫁妆,除田地铺面宅子是当初那份嫁妆里面的,家俱首饰衣料,全都是新做的。徐家产业就算全加起来也就只够新安郡主的这份嫁妆,更何况福王年已老迈,膝下又无子,本朝制度无子除爵,到时虽按制王府这些要收回去,但比照前例,王府家财要割一半散给诸女。
新安郡主是独女,王府家财的一半就全是她的,福王府的一半家财,那是一笔庞大的数字。徐大太太仔细一想已经明白,点头道:「我倒忘了这个,新安郡主比不得别人。难怪林家当时不肯新安郡主改嫁,还撺掇着人上奏。」
曼娘也笑了:「林家的人还找了琉玫,要她回去让新安郡主别改嫁,虽说琉玫姓林,但从小都跟新安郡主一起生活,自然不肯劝说,还争吵起来。新安郡主知道,怒的立即就要上奏,为林琉玫改姓,却不是改成国姓,而是要改成新安郡主已逝母妃杜妃的姓。还说要收回林家这些年从自己这里拿的那些钱物。
见新安郡主动真格了,林家的人这才慌了,只得闭口不言,徐大太太哦了一声,手又拍下曼娘:「照你这样说,你和她处的也好,可毕竟不是你亲娘,再说她又是郡主身份,我也不好摆什么婆婆架子。」
祖母的关心是真切的,曼娘又是一笑:「孙女知道,只是祖母曾说过,做人总要经些风浪。孙女,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