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3分天下(1 / 2)

最新网址: 说起孙权,大家总是会心一笑,脑海中立马闪现出“孙十万”这个称号,而只要问问大家关於孙权的评价,那基本都是一边倒的差评,似乎孙权这个人根本没啥能耐吧?

但为啥孙权文不如曹操,武不如刘备,却能同曹操、刘备并列,共同三分天下呢?孙权到底凭啥能达到如此成就?

事实上,我们日常评价孙权,大多是站在蜀汉或者曹魏的角度,这样得出的结论有失公允!站在蜀汉的角度,孙权就是个反覆多变的小人。

早在汉中之战前,孙权就曾派人讨要南郡,无果后,他便命吴军进攻过荆州,最终刘备被迫割让了三个郡给东吴,算是置换了南郡,双方达成和解。

然而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孙权却又一次命人进攻荆州,并攻下了关羽的老巢,一举占领了刘备在荆州的所有地盘。也正是因为孙权的这个操作,关羽不得不从樊城前线撤退下来,最终遭到吴军的围追堵截,惨死於临沮。

可以说,在蜀汉迷的眼中,孙权就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这种人根本不配和刘备平起平坐,若不是他背信弃义,关羽绝不至於死,荆州绝不至於丢,蜀汉还是有机会一统天下的!

站在曹魏的角度,孙权这个人的评价也不是非常好。合肥之战,孙权领兵十万,结果竟然拿不下区区几千人驻守的合肥,而且之后还被张辽等人暴打一顿,差点丢命,这实在是太难堪了!

曹操和刘备虽然在征战过程中也有惨败,可谁也没有像孙权一样,在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会输得这么惨,由此可见孙权的军事能力,简直是太差了!

说他文不如曹操,武不如刘备,简直是太贴切了!

站在曹魏和蜀汉的角度来评价孙权,那简直是太不堪了,可如此不堪的孙权,却能够和曹操、刘备平起平坐,共分天下,这是为何呢?孙权凭啥有此殊荣呢?

事实上,孙权之所以能够参与到三分天下的过程中,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一个人的成就,跟他的家庭因素和人生路上的贵人有很大的关系,这一点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而且这个道理即便是放在当今社会,仍然成立!

孙权出生於江东孙家,从他老爹孙坚这一辈开始,孙家的表现就非常不错,这为孙权日后的成才提供了很大的保障。而孙权人生路上最大的贵人,则是他的亲哥孙策了!

孙策这个人,简直就是个天生的猛将,有当年项羽之风,“江东小霸王”绝非浪得虚名!

孙家原本是袁术的手下,孙坚死后,他的手下被打散,并没有移交给孙策,孙策只是老老实实地在袁术手下当一个小将。原本孙策也打算老老实实打工,争取早日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

可袁术做人非常不地道,脏活烂活都让孙策去干,但到了分功劳时却把孙策一脚踢开,长此以往,孙策也渐渐地认清了袁术,决定离开袁术,自己单干!

孙策向袁术请命,为他征伐江东,而袁术也知道江东不好打,所以就任由孙策离去。孙策这一走,便犹如龙入大海,很快就创下了自己的基业。

孙策南征北战,很快占据了江东大部分地方,正当他准备北上偷袭曹操,迎接汉献帝,让自己的事业更进一步时,他却遭到了刺客的袭击,最终殒命。一代枭雄,就此殒命,而他创下的这份基业,则由孙权继承了!

孙策临终前,明确了孙权的继承权,所以孙权在继承江东基业的时候,虽然也出现了不小的乱子,但总体上还是控制在一个正常水平,最终成功的继位,成为了江东之主!

可以看到,曹操、刘备之所以能够成为三分天下的主角,是因为他俩比较能打,是靠自己的能力打出了一片天地的,但是孙权不同,江东并非是孙权打下来的,而是他哥哥孙策打下来的,他是靠血缘关系继承来的,若没有孙策,孙权根本不可能达到和曹操、刘备平起平坐的地步!

所以说这只能归因於命,孙权这个人运气好,正好就生了江东孙家,正好就成为了孙策的弟弟,正好又非常受孙策的赏识,被委以重任,所以才有此成就!

孙权的起步比大多数人都强,因为他是从孙策手中继承的江东,但彼时的江东,其实也是危机四处,很容易分崩离析!

首先,孙策的死不简单。明面上看,孙策是被许贡三门客刺杀身亡的,但这背后其实反应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孙策的打猎路线,许贡三门客是怎么知道的,孙策身边一定有叛徒,而这些叛徒很可能就是江东那些世家大族的人,也就是说孙家和江东的世家大族,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要刀兵相见了,这非常不利於孙家的统治。

其次,孙家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孙家不仅仅是孙策和孙权两兄弟,还有许多的堂兄伯父,这些人都是手握兵权的人,平时大家都摄於孙策的权威,不敢乱来,可现在孙策死了,不少人就有想法了,凭啥没立过战功的孙权可以统治他们?

总的说来,孙策一死,江东立马陷入了危机之中,不仅是江东士族虎视眈眈,就连孙家的自家人,也在觊觎孙权的位置。

若孙权没有稍有不当,很可能被众人群起攻之。不过最终孙权安然渡过了这一关,这就证明孙权绝非普通人!

孙权刚上任,庐江太守李术公开反叛,庐陵太守孙辅通敌曹操,孙暠企图夺权,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遭到杀害,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

在这种危机之下,孙权立刻以张昭为师,以周瑜、程普等人为帅,统御诸将,然后循序渐进,消灭反叛的李术,搞定宗室的内乱,出兵平定山越,使得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之后孙权又广纳天下英才,诸葛瑾、鲁肃、严畯、步骘、陆逊、徐盛、顾雍、顾邵等人都被招揽到了他的麾下,这些人中不少都是江东的世家大族之人,孙权也正好趁机安定了江东世家大族的人心,表明了自己不会清算他们的想法,使得整个江东,日趋平稳。

从孙权的操作来看,他在治国用人方面,其实是有独到的手段的,也正是因为他善於用人,才使得东吴从摇摇欲坠走向了繁荣富强。其实用孙策的这句话可以非常好的说明孙权的优势!

《三国志》: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一说起孙权的战略能力,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因为孙权在襄樊之战的背盟行为,导致了关羽的兵败。在大家的认知中,当时关羽已经把曹魏打得捉襟见肘了,只要孙权从合肥出击,那么张辽必定后退,前去防备大本营,这样的话,关羽和孙权两路夹击,把曹操打过黄河,也不是没有可能!

事实上,上面这种想法就是典型的站在蜀汉角度考虑问题的,而若是站在孙权或者东吴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得出的答案将会完全不同!

当年赤壁之战,江东很多大臣都想要投降,但是孙权坚决不降,可见孙权这个人还是有眼光的,他知道自己投降的下场很惨。之后孙权联合刘备,共同抵挡曹操,也可以看到孙权这个人,还是有战略眼光的。

赤壁之战后,周瑜建议趁机拿下刘备,吞并刘备的势力,并且出兵攻打益州,完成和曹操划江而治的战略。

但是孙权最终却并没有杀掉刘备,而是联合刘备,并把南郡借给了刘备,大家一起抵抗曹操。可见当时的孙权,还有非常有战略眼光的,他并没有被划江而治的计划冲昏头脑。要是他真这么干,那么长的防线,早就被曹操击破了。

孙权把南郡让给刘备,一方面是想要刘备帮他抵挡曹操,一方面则是认为刘备实力弱,对东吴构不成威胁。但汉中之战刘备击败了曹操,这让孙权看到了刘备集团的威胁。之后的襄樊之战,关羽水陆并进,大败曹军,使得华夏震动,这更令孙权担忧。

刘备集团的实力已经如此强大了,而且还有强大的水军,万一刘备顺江南下,进攻东吴怎么办?所以孙权必须得采取果断措施,扼杀关羽的这支水军!

很多人说,孙权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刘备没有灭亡东吴的打算,刘备的首要目标是曹操。可打败曹操以后呢?东吴如何自处?刘备集团已经具备了威胁东吴的实力,只不过他们还未动手而已,一旦曹操被击败,那下一个挨刀的人必定是东吴?

站在孙权的角度,他明知道曹操之后便是自己,他怎么可能帮着关羽去进攻曹操!世事变幻,襄樊之战时的蜀汉军队,其对东吴的威胁比曹军还要大,曹军至少水战方面不行,可蜀军是啥都能干的啊,有这么一个邻居在身边威胁你,你怎么可能无动於衷?

所以说,站在东吴的角度来看,他们偷袭荆州,控制水道,是毫无问题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东吴的自身安全!

而在刘备去世后,孙权又和诸葛亮展开了数十年的联盟合作,这就说明,孙权是明确知道两弱一强的格局,知道只有联合蜀汉,才能对抗曹魏,当年偷袭荆州,他也是被迫做出的平衡之举!

孙权这个人,战略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只不过他被贬低得太厉害了!

魏、蜀、吴三国中,魏国继承了东汉,蜀汉自称汉室后裔,他俩都有一统天下的希望,但东吴没有是没有的!既然东吴没有这个希望,那么就只有搞三方平衡,这才是生存之道,这也是孙权的聪明之处……

李家的会议,没人敢有异议,也没人敢吱声,毕竟对他们来说,李歌德和李红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一旦有任何非议,绝对会步入后尘!

“行了,解散吧!如果有事情没办法解决,你们就来爷爷的办公室找我。”

其实李安然手里,压根就没有威胁李歌德的证据,而且李红尘说的也没错,真想要将李歌德踢出董事会,恐怕没那么容易!

但是不容易,并不代表不可能,因此,这也是李歌德看在李红尘突然插嘴,选择后退一步的意义所在。

李安然先行离开,留下李家众人,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