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黄巾反贼若是因火攻而大『乱』,那顺势引兵攻击贼寨,直捣黄龙,必有奇效。不过看在贼我双方军兵人数的差异之上,为免黄巾反贼於混『乱』之中,组织反扑,理应再次分兵,令黄巾反贼以为二面来攻,惊忧黄巾大军的军心,使无心对抗。”
“其四,黄巾反贼在火攻与我军的双重威胁之下,见火势不下,无法扑灭,我军强猛,无心恋战,自然会择路而逃,落荒而跑,此时的黄巾反贼可说是已如惊弓之鸟,若是在黄巾反贼的逃跑路上,再埋上一支伏兵,以我等二路大军形成前面夹击,互相呼应,那就更是完美了,如此可算是一战毕全功。”
朱儁慢条斯理地将内心对这一场出击所进行的最理想、最完美的演化,给皇甫嵩全面剖析了一下,朱儁相信老友皇甫嵩所怕没他想的这么全面,也必定是八九不离十。
不过,很多时候,作为统帅,知道战争该怎么打,任命什么样的人为将,统领兵马,利用什么样的人负责后勤,保障粮草,这些远远都不够,因为决定战争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多到兵法上都没办法完全顾及,甚至是没有人能在战争爆发之前,算到每一个影响战场的因素。
哪怕是皇甫嵩、还是卢植,甚至是朱儁三人加起来,都没办法直言断定某场战争必胜,他们之所以为名将,往往是不愿去想所有能够影响战场胜负的因素,而是认真的安排那些已经能看得到会影响战场胜负的东西,比如本方军队兵马数量、粮草供应时限、山川河流地形、天气兵器等。
更多的优秀将帅都是善於在战场之中,调整自己的部署,就算强悍如皇甫嵩、卢植、朱儁这样的人物, 也得每次作战之前,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慎,成为第二个历史上的“赵括”。
“公伟,你天生就是一个适合从军的人,战场对你实在是太眷顾了,战场原就多变,事无定数,如水如云,少有固形,可你的敏感度实在太强了,总是能每次都将战场直接量化,转化成一次次可以直观、直视的演练,哪怕中间会出现一些小『插』曲,你也总是能很快地弥补各种变化。”
“说起来,在行军打仗方面,我远远不如你,子干也是略逊一筹,不过所有的设想,就像书上写死的兵法一样,最终还得看使用的人,能不能将设想化为事实。我等想归想,做还是只能尽全力做到最好,至於事后,能有多大战功,那就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皇甫嵩说的也是事实,朱儁说的是好,不仅道道是头,极讲道理,然而战场是有自己的规律的,不为人的思想而改变,每一个战场都有自己的变数与定数,这些没有人能够提前得之。
皇甫嵩一直都是保持着老好友的人设,也不愿意去反驳原本就严肃无比的朱儁,使朱儁掉面子,感到难堪。三国之诸葛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