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少年英雄(2 / 2)

穆虎对这样的考校结果很满意,觉得自己属下有方浩这么一个人才非常的不错。

不只是会种地,还有这么厉害的箭术,听说还是一个“诗人”,简直是一个全能型人才。

最重要的是这个少年上面还有人。

这样的人值得培养。

哪怕没有战争,也有很大的可能在军中崛起。

可惜这个少年来的时间太短了,想要将他提一下,也没有那样的资历。

非战争期间,军队之中要提升一个人,需要经过兵部的同意,

要有说得过去的理由,并没有私自提拔的通道。所谓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指的是战争状态中,并不是和平年代。

战争状态,事急从权,所以主将有根据战争情况火线提拔下属的权力。

和平年代,就需要按照制度来,立下多少功劳,提升多大的等级,这都有着明文规定。

想要在里面动手脚,也只能是冒领别人的功劳。

方浩现在立下的功劳,还不足以让他得到职位的提升。

哪怕现在穆虎的部下出了一个指挥的缺,也有一大批在几年前的战争中得到品阶提升的队正等着坐这个位置,还得优先按照品阶高的来,基本上没方浩什么戏。

几年前的战争,实在是有太多的人捞到了足够的功劳,朝廷却没有那么多职位给他们,只能给予他们官品,然后等到出缺的时候,按照官品的高低来轮流上。

同样官品的, 又按照具体功劳的大小来排序。

你可以在功劳上面做手脚,但是不可以在提拔顺序上面做手脚。

这就是制度。

穆虎虽然是这个卫的主将,但是也必须得遵从这个制度,便是比他更大的卢伦英甚至再上一阶的朔州节度使,都得要遵从这个制度。

要不然,那些心怀怨望得不到提拔的人会闹出什么事来,谁都说不准。

不过他要刻意培养方浩的话,有的是方法给他立下功劳。

只要功劳足够,品阶提升,治下有了空缺,就可以以第一顺位的条件来将他提升上去。

当然,现在他也只是比较欣赏方浩,把他列入到了值得培养的那一类人里面,并没有特别培养方浩的想法。

他自己这一路走来,也有不少的亲信要提拔,前十名里面,都不会有方浩的位置。

只不过方浩要是有那个机会,他不会介意推上一把。

有机会飞黄腾达的人,结一个善缘很有必要。

想到这些,他对方浩的态度变得更好了,说道:“现在我们就收拾东西,你跟着我一起去关上,向总兵大人陈述发现敌兵的详细经过吧。”

卫将出行,当然要有随从护卫,他带去了一个亲兵队,五十名骑兵上路。

同时还带上那只被射死的金雕,以及那两具戎突骑兵的屍体。

这是非常重要的物证,能够证明戎突人的军队出现在了离边关不远的地方。

几年没有发现过戎突人的军队,现在突然出现,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视的事情,必须要禀报总兵,全军上下都要有一个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