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什么是仁政(1 / 2)

王大学士和池旭的话让正统沉默了很久。

“看来,我唯一的办法就是实行仁政了。”

过了很长的时间,正统才说出这样的话来。

“是的,只有实行仁政,仁者无敌。”王大学士说道,“只要天下归心,方浩就不敢轻举妄动。”

池旭也说道:“老百姓都活的好好的,他要是造反的话,就是破坏大家的生活,就会遭到全国上下所有人的反对,不用皇上动员,那些人都会自觉的抵抗方浩,他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那么,该怎么施行仁政呢?施行一些什么样的仁政呢?”正统问道。

这个问题将王大学士给问住了。

作为一个读书人,他从小就知道朝廷要实行仁政,仁政才是对天下老百姓最好的方法。

可是仁政究竟是什么仁政,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官,并不是很明白。

减免税赋是天大的仁政,可是现在已经在减免税赋了,而且减免税负还没有看到老百姓有多么的歌功颂德,不好的后果却显现了出来,那就是国库已经空了。

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十几个省,一百多个州府,一千多个县,养着的大大小小的官员就有上万人,还有十倍於此的吏员。

每个县都有县学,每个府都有府学,这同样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关系到朝廷的文治,这样的开支是不可避免的。

朝廷一年支付在这上面的俸银就很多。

而这还不是最多的,最多的是武功上面的开支。

全国境内几十个兵镇,上百万的士兵,一年的军粮军饷以及军械,就要支出两三千万贯。

而尧国一年的国库收入,本来就只有几千万,扣除掉文治武功这两大项,能够用在民生上面的很少。

甚至很多粮仓年久失修,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修缮,因为没有钱。

很多官道也被雨水山洪破坏得不成模样,朝廷也没有资金来修缮,只靠着需要过那段路的人集资去修,要是没有人来集资,就只有任由它破坏。

多的时候,比如说在和戎突人发动战争的时候,税赋征收得比较重,能够接近亿贯。

一般的时候也就是五六千贯,碰上灾歉之年更加的少。

现在新帝登基,三年时间之内减免税赋,减免的额度差不多达到了以前标准的三分之一。

这等於国库一下子就少了一两千万贯的收入,用在文治武功两大项的开支就已经很成问题,更加不用说国计民生了。

国库没有钱,怎么实行仁政,那是一个大问题。

“首先吏治要清明,”王大学士沉吟着说道,“现在很多官吏都是抱着升官发财的想法在做官,当官就是为了发财,到了地方上横征暴敛,将皇上的仁政给破坏无遗,这样的人要着重查处。”

正统同意道:“那种人确实要狠狠的查处,发现一个,严惩一个!王大学士,你可以建立一个监察组,到各省去监察此事,只要发现有贪污的官员,就地免职,押解京城受审,所有家产全部抄没入官!”

贪官永远是最让人痛恨的,皇帝也痛恨贪官,这一点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