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初元年二月,王大学士王锺就已经辞去了元老院院长的职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他也效仿着尤登阁开办学校。
不过他开办的不是新式学校,而是比较传统的学校,校名就叫“圣德书院”,顾名思义,就是以教授圣贤之学为主。
当然,他也不是那么的迂腐,也将先是教育中的数学纳入了其中。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
至於什么劳动地理品德这些东西,他都没有纳入,他觉得那和他所追求的东西不一样。
他教的是圣贤之学,术数之道。
他觉得方浩在全国境内推行新式教育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会将几千年来传承的圣贤之道都给毁灭掉,让以后的人再也不能够明白圣人的微言大义。
他有这样一种使命感,他必须要让圣贤之言继续流传下去,让这个国家还有人能够明白圣人的微言大义。
创办这一家圣德书院,是他在京城的时候就和一些跟他有着差不多想法的官员共同商量的,也受到了很多家书香门第的资助,并且都承诺将自家的子弟送到这家书院来读书。
怎么也是当了几年内阁首辅的人,王锺还是有着很大的号召力。
他的学院很快就办了起来。
有一些人将他的学院和尤登阁的学校相提并论,王锺不以为然。
他有一些看不起尤登阁,明明也是一个不圣贤书读出来的人,回乡办学竟然抛弃了圣贤之学,而是去办的新式学校。
这让他感觉到是对读书人的背叛,是对圣贤之学的背叛。
他办这一所学院,对抗的就是方浩推行的新式教育。
他要用成绩证明,学会圣人的道理,才是治理这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对於他办的这个圣德书院,方浩倒是也没有反对,那些当官的愿意将自己的子女送过去读书就送过去,那是他们自己要放弃新世界的发展红利,方浩没有什么舍不得的。
他来自於那个世界,明白世界发展的脉络,该淘汰的就会淘汰。
这些人自愿去淘汰,他当然也不会反对。
甚至在王锺要办学院的时候,方浩还特意下旨给当地的官员,让他们批一块地出来。
学校很快就建立起来了,在下半年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也都已经到位,入学的学生就有好几百人,老师都不是一般的老师,都是在文坛有着一定名声的人。
前内阁首辅的号召力可不是盖的。
兴办学院这一点王锺还是比较满意的,他觉得再过十年,他这座学院出来的那些学子将会在这个国家发挥重大的影响力。
而尤登阁那所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只会是一些劳力者,一些技术工人,跟他培养出来的这些人完全不是同一个阶层的。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些事情他非常的反感。
土地收归国有,无疑伤害了地主阶层的利益,这些地主阶层又是以读书人为主,所谓的书香门第,免徭役免赋税的特权阶层。
自己就是属於这个阶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