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总有这种本事(1 / 2)

大明小学生 随轻风去 2229 字 1个月前

坐在了一个位置上的人,只要不是大奸大恶,多多少少都是想做出点成就的。

但没成就的原因,无非就是条件不允许,或者做事成本太高,又或者风险对自己太大。

户部尚书王以旗的心态很洒脱,这个尚书本来就是秦德威帮着白捡来的,没了也不可惜。

与王以旗说定了后,天色已经渐黑,秦德威便和冯老爷一起离开了。

秦德威善解人意的问道:“夏阁老如今每天晚上才能回家,现在时辰差不多了,你还要去拜访夏阁老吗?”

夏师傅和冯老爷也是多年老交情,冯老爷回京后,最先要见的人,除了秦德威就是夏师傅了。

冯老爷立刻答道:“不,今晚先投个帖子,明晚再去见夏阁老!”

秦德威叹口气,“懂了,先将行李放我家里,今晚安排你住别处。”

於是秦德威就领着冯老爷去了教坊司西院胡同,请冯老爷体验了京城的最新风尚。

一直到将近半夜,秦德威独自回家,不过走之前预付了三天的帐单。。

次日白天,冯老爷还是没出来,直到夜晚,才去了大学士夏言府邸。

冯恩和夏言也算是相交於微末,虽然如今地位天差地别,但夏言也没有任何嫌弃的意思。

寒暄了几句后,夏言主动说起了冯恩的前途问题:“南江你被贬之前是从五品工部员外郎,如今虽被赦免回朝,仍不宜太张扬。

毕竟不清楚皇上心里对你是什么态度,所以任职谨慎为好,先找个清闲低调地方,品级也不要太高。

我考虑再三,先任用为礼部祠祭司主事,然后看看风向,再另行提拔。”

应该说夏师傅的安排还可以,既低调又没脱出主流,进退都有余地,挺适合不好再折腾的冯老爷。

但冯恩的脸色就是十分古怪,夏言便疑惑的问:“你有什么不满?”

“绝无不满。”冯老爷先表明态度,然后才对夏言说:“但秦德威说,想推举我去做户部员外郎兼巡盐御史。”

夏言:“......“

雾草!堂堂一个大学士,居然没有一个侍读学士豪气。

冯老爷在西院胡同流连忘返的日子里,王以旗就开始推动盐法改制了。

但王司徒作为一个老官僚,行事比秦德威有章法,节奏比较像个正常大臣。

他首先找了一个边镇出身的官员,上疏请求恢复开中法。

然后内批下部议,王司徒这才作为户部尚书,复奏表示支持恢复开中法。

本来是个闲得蛋疼的普通建议奏疏,但户部表态支持后,这事就大了。

盐法确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务制度,不可能轻易的就做出变革决策,就连嘉靖皇帝也要谨慎的研究。

所以嘉靖皇帝又下诏求进言,盐政到底应该继续维持折色法,还是恢复开中法?

於是朝廷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各说各理的互相争论。

嘉靖十六年的朝堂实在没别的大事了,改革盐法的议论热度,一样把征安南议论压了下去。

某秦姓侍读学士没有发声,大部分朝臣也没联想到秦学士身上去。

主要是这波议论比较稳健,不像是秦学士酷爱赤膊上阵的激烈作风。

时间一晃到了五月初,这天又是经筵日,酷暑将至,经筵又快停了。

秦学士走到长安右门外时,遇到了老师张学士,便一起进宫。

张学士若有所指的说:“听说今日经筵,

要讨论实务,特别是盐法。”  “唔。”秦学士惜字如金的应了一声。

张学士又道:“恢复开中法的议论,是你暗中操纵的吧?”

秦德威不禁睁大了眼:“老师你怎可凭空污人清白?”

知徒莫过师,虽然张学士没有证据,但他觉得并不需要证据。

他还记得,两年前秦德威鼓捣《五年定辽疏》时,就表现出了对开中法极大的推崇。

如今户部尚书又被秦德威换成了他师叔,还需要什么证据?

“莫须有”就行了!

二人走到端门时,又碰见了吏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温仁和。

温学士瞧了瞧秦德威,开口道:“恢复开中法与维持折色法之争,是你挑起来的吧?”

秦德威否认道:“温前辈不要胡乱猜测。”

温学士笑道:“盐法之争算是近日朝廷最热的话题了,向来喜欢凑热闹的你居然不出声,明显是做贼心虚。”

文华殿上,皇帝升座后便下旨,今天不讲课了,只叫众人各抒己见,讲论盐法事务。

这就是翰苑词臣与外朝大臣在朝堂上的区别所在了,可以在皇帝面前备顾问。

其实大部分词臣对盐法这事不是特别想表现,因为这事看不出明显对错,也非常难出彩,讲不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