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京师有三大国公一一成国公、英国公、定国公,如今当家袭爵的公爷都很年轻,都是二十多岁的人物。
本来文武大臣准备一起探视陛下,但文臣又在仁寿宫门外吵起来的时候,三位年轻公爷都在旁边不远处看热闹。
英国公张溶忍不住轻声笑道:“你们看,这些文官又自己吵起来了。”
目前武勳里最接近嘉靖皇帝的成国公朱希忠叹道:“你休要笑话他们,可我们连吵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充当陈设妆点朝廷罢了。再说你听了秦德威的话,难道就没有些收获吗?”
张溶便又叹气道:“对我们而言,有收获也是无用啊。”
喷人也是一门技术活,喷不到点上的那都是胡喷。秦中堂虽然把对自己不太友好的人都喷了一遍,但都听起来似乎“有道理”。
而且秦中堂喷人都是有预见性的,有些个对局势不那么敏感的大臣,没想通未来形势将会如何发展的,听了秦中堂的喷人后,立刻就感到大有收获。
比如秦中堂喷左都御史屠侨,在指责别人心意自私之前,能不能先想想你支持不支持同乡张邦奇入阁?
这就是秦中堂指明了将来局势发展的一个脉络,那就是围绕辅政大臣做文章。毕竟太子年纪太小了,必须加强辅政大臣班底建设。
而后秦中堂喷许天官,别因为没有参与到决策就心怀怨气,那太自私了。
这其实就是暗示,你许天官如果想参与决策,就放弃吏部尚书转而入阁,总不能既舍不得吏部尚书的实权,又埋怨中枢决策把你排斥在外。
所以你许天官尽快做出选择,免得影响别人比如秦中堂布局!
至於什么王贵妃找人联络严阁老,虽然大概是莫须有瞎编的,但也不是没有可能性,甚至可以说非常有可能性。
群臣考虑摄政只会考虑张太后或者方皇后,名份上这两位才有被考虑的资格,但太子生母其实是王贵妃。
在天子半死不活、太子监国的时候,王贵妃肯定有点想法或者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朝廷东西两极权臣里,秦德威是方皇后的同乡,王贵妃如果想联系外臣,肯定不会找秦德威,那就别无选择,只能去联系严嵩了。
所以这又是秦中堂提醒大家,搞政治的时候要考虑到王贵妃,别只想着张太后和方皇后,忽视了王贵妃这个女人。
总而言之,听完秦德威喷人,和“听君一席话”的效果差不多。内行听门道,外行看热闹,懂的都懂,不懂的也没什么前途了。
文武大臣一起走到仁寿宫里,司礼监诸太监已经在万春宫正殿前庭等着,汇合了后,便又一起进正殿探视嘉靖皇帝。
此时张太后、方皇后、皇太子都在场,现在没人可以“独裁”,很多事只能群体决策了,尤其是关系到皇帝身体和生死的问题,没有人敢独自负责。
几位太医再次集体诊治过皇帝后,还是没有把皇帝唤醒,对此众人心思各异。
当场昏迷不醒,和一天一夜后还昏迷不醒,对人的心理冲击就是不同的严重程度了。
当场昏迷,人们会觉得有希望立刻醒来,但如果一天一夜都不醒,那就会让人觉得很难醒了。
假如预期变成了长期不醒,那么一个新的问题就来了,正在昏迷的嘉请皇帝不能进水进食,生命维持不了多久,这样下去没两三天就要彻底死亡。
皇帝的每一小点波动,都会引起朝堂上的大风浪。活着,不死不活,驾崩三种状态,带来的后果是完全不同的。
君父有难,每个人表情都很悲痛,但心里的对事情走向的期待却各有不同。
经过一天一夜的缓冲,张太后的情绪稳定了许多,看向太医问道:“真就没有办法了?”
太医们面面相觑过后,回奏道:“臣等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