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 / 2)

从小到大,他跟顾芝的感情最为要好,自然不想他二姐今后嫁得不如意。

再则来说,不仅是为了给家里的三个姐姐撑腰, 就是为了他今后的前程,顾云浩也没有丝毫退路可走。

本朝的县试乃是三年两考,隔年一次, 为了方便集中应晋府试, 各县的县试都是差不多同时举行。

一般在县试开考前的一段时间, 县里就会贴出公告榜文,告知全县学子县试的相关事宜。

因县试大多是在二月间,所以这年顾云浩刚过完十四岁的生日,临川县就贴出了榜文,定在二月二十四进行县试。

所谓县试,乃是由本地知县主持,并亲自阅卷。

因着考虑到参考学子众多, 知县分身乏术, 县里的教谕和训导, 也会参与其中, 作为监试官,并参与阅卷。

在有的县里,知县还可以让自己信任的刑名师爷襄助县试事宜。

当然,县试的一切事情,都还是以知县大人心意来决定。

除了决定学子县试取与不取之外,知县还可自主决定县试一共分为几场。

以本朝来说,县试大多是考三场或四场,但有的县也会考五场。

第一场最为重要,被称为正场,若是考得好了,就会直接被取中,等待参加四月份的府试。

当然,第一场取的人数是比较少的。

这也属正常,毕竟一场考试虽然能看出些功底,但为着谨慎而言,知县一般都会再看看后面的考试。

虽然第一场取得人数少,但知晓关键的学子们都不敢小瞧。

因为这一场考试下来,知县大人看了众考生的卷子之后,取与不取,心里就有了个大概,只是会根据后面的考试稍微调整罢了。

这其实就相当于是第一印象了,若是第一场的卷子知县看着心里满意,第二场又没什么失误,基本就能取中了。

所有一般来说,第二场取中的是最多的。

后面的第三场、第四场则相当于是捡漏,是为了看看有没有什么沧海遗珠之类的作用了。

虽然一场取中对于知县来说会担些风险,但朝廷的规矩在那里,各地知县们即使再谨慎,也不能不取,只是减少取中的名额罢了。

所以只要是正场取中的,那基本都是文章写得很合知县心意,且有一定实力功底的学子。

民间俗称的案首,在县试这个层面,实际就是正场取中的第一名。

虽然县案首这个名头没什么看得见的实惠,但内里还是很有作用的。

首先是代表了知县的欣赏和认可,能在知县面前留下个印象,以后在县里说话办事都方便许多。

更重要的是,一般府试的时候,知府若是没有特别的不满,都会给属地的知县们一点面子,将各县的案首取中。

这也就是意味着,如果考中了县案首,府试基本上也就能考中了。

县试的第二场也叫初复,第三场称次复,第四场为再复。

每场考试都只考一天,隔三天一考。

每一场考完后的第二天,县里的就会放榜,公布当场考试取中的学子姓名。

若是取中了,就不必参加后面的考试,没取中的就会一直考下去,直到最后一场。

临川县的知县姓胡,据说年纪不过三十多岁。

这位胡知县乃是两榜进士出身,行事沉稳老练,想来是属于对仕途还颇有雄心的那一类人。

不知是出于什么缘故,胡知县到了临川县后,每次县试都是决定只考三场。

但就是只考三场,这其中的工作量也不小。

要知道他们淮安府一带,虽然不及苏杭的鼎盛文风,但却人口众多。人口基数大,参加考试的人也就多了起来。

临川县又临近府城,不论是人口还是文风,都要比其他县强些,故而每次县试参考的都有一两千人。

所以临川的学子们在科考一途上,都走的很艰难。

每次县试,取中的人数都是有限的,大多都是在四十人到六十人之间,因而录取比例还是比较低的。

这还仅仅只是科考路上的第一关。

就是因为知晓这些,这么些年来,顾云浩从来不敢懈怠,更是不敢小瞧科考,只有尽全力苦学。

县试的事宜都是由县衙的礼房负责准备张罗。

因着临川县试规模大,参考人数众多,所以县衙各房都抽了人手到礼房帮忙。

而且,因为考试期间阅卷量过大,又诸事繁多,一旦开考后,县衙就会封印,基本上除了重大事件,知县一概不问诉讼等事。

自榜文发布之后到开考的前十日,所有准备参考的考生都要前去县署礼房报名,且报名的时候还需一并请了禀生作保才可。

顾云浩他们私塾此次有五个内舍学生要参加县试,因而县衙的榜文一张贴出来,几人就商议着一起找禀生作保之事。

县里的禀生不多,基本上作保都是要收作保费用的。

打听了一番,基本上都是相熟的学子一起找同一个禀生作保,到时候一起去报名,禀生往来方便些,收费就会稍稍便宜一点。

但也便宜不到哪里去,怎么也要四五两银子。

好在梁成业有一相熟的禀生,因看着梁成业的面子,每人只收了他们二两银子的保费。

这次县试,顾云涛也参加了,只是跟顾云浩不是同一个禀生作保,就没有一起报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