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纯犯难了,难不成还当真收下这所有人将他们编组为军队?他认为,一来这很不符合大宋征兵与用人的律法章程;二来,突然一下增加了这么多张嘴吃饭,府库与粮仓消受得了么?
楚天涯便说,律法章程是死的,人是活的,非常时期必须权宜用计。既然已经布告百姓,官府就必须遵守信用,民不可欺——凡是这些前来投靠官府的百姓,心中都是对官府报有信任与希望的,怎么能任其泯灭?具体的做法,可以吸收这些百姓当中的青壮编组为伍,暂时归属于军巡铺参与维护城中治安,并加以军事训练,以备他日随时参与守城之战;其中的老弱妇孺,可以另行安置,给他们一些简单轻松的后勤工作来做,比喻洗衣做饭这些总没问题。
“流民不安置、人心不稳固,太原必然从内部被攻破!”这是楚天涯的原话,张孝纯已是无可辩驳,只得同意。
就这样,短短的两天时间,楚天涯的麾下突然多了六千多军巡!
余下还有这些军巡的家人,一些老幼妇孺,也都登记在册由官府的库府粮仓拨给寒衣口粮,并让他们从事一些简单轻松的徭役。
太原城中的骚乱,总算渐渐平息。
女真人在城外敲了整整两天的战鼓,太原城中倒是有不少人因此而患上了失眠、耳鸣或是神经衰弱,但却没有因此而发生大范围的骚乱。到后来或许女真人自己也敲累了、听烦了,便消停了下来不再敲鼓。
鼓声停歇时,太原城中居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虽然女真人的军队仍然包围着太原城,可是他们也的确没有打下城池,太原城中依旧安稳如初——民众与百姓心中的希望与信念有了事实的依据,更加坚定与稳固了!
太原官府,也终于在百姓那里博来了一丝难得的“信任”;张孝纯长吁一口气,心中毕竟也是快慰,同时对楚天涯这个年轻人越发的感觉到不可思议。
张孝纯认为,危难见真情,乱世出英雄,越是危险与紧急之时,人性越容易丧失、行为也越容易失矩。比喻那些听到了战鼓声就精神崩溃铤而走险的人。楚天涯能在危险与紧急之时仍然保持冷静、并做出正确的应对与反应,这样的人殊属不易。现在看来,楚天涯的文武才能或许并不出众,但他真正的长处,是在于精神与智慧!
简而言之,张孝纯终于对楚天涯——刮目相看!
张孝纯身为知府尚且如此,那些刚刚投效楚天涯的六千军巡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在绝境之中得以见到了希望,很容易就将楚天涯认作了主心骨与救命稻草。现在除了每天从他手里领取口粮使得一家老幼得以存活,还受到了他精神的感染。潜移默化之中,楚天涯便成了六千军巡的精神支柱!
乱世之所以容易出英雄,原因大概莫过如人心丧乱、对精神支柱有着强烈的需求。如今的太原城中便是如此,楚天涯主动的应运而生,至少,先赢得了这数千军巡及其家中老幼的最大信任与与尊重。
由于女真人战鼓声的停歇与城中的治安力量空强壮大,太原城里的局面越发的稳定,人心也渐渐趋于平和。
王禀与张孝纯都大感欣慰——总算是用人得当啊!
现在,也不会有人再对楚天涯担任当前的职务,表示嫉妒或是不满了。因为他实在是干得漂亮,而且名声远扬威望日隆,达到了一个那些嫉妒者们无以企及的高度。
人性向来如此,嫉妒与排挤一般只会针对与自己水平相近、或是同处一个环境中的同一类人。很少会有一个普通的百姓去真正的嫉妒当朝宰相,他们嫉妒与攀比的对象,更多的只可能是自己的邻居或是同窗之流。
楚天涯,原本一个隐居于幕后的名字,终于在太原城中开始广为流传。王禀,张孝纯这两个人虽然是现在太原城中的两大支柱,但他们离普通的民众有些遥远。楚天涯则是直接与城中百姓接触紧密的人,因此反而在最短的时间里,竖立了自己最高的形象。
第三天,楚天涯手下的军巡,增至一万人!
城中一共才有七八万百姓,这一万人几乎已经包括了所有的青壮;其他的老幼妇孺全都归辖到官府治下,成为了坚实的后勤力量。
这样一来,太原城中的十五万军民,被整合成了三大版块——军队、官府与军巡!
楚天涯一手握住了城中百姓的所有青壮,而这些青壮又是所在家庭的支柱与主心骨——太原城中的心人彻底的稳固了,固若金汤!
原本张孝纯与王禀都以为,当初发布布告只是权宜之计,没想到真的有如此奇效,楚天涯的手下居然也有一支一万人的部曲。按照他们的惯性思维,既然这样,这些军巡也就应该划入大宋正规的军队编制。按规则,他们不算是隶属朝廷的禁军,只能算是地方厢军。按人马数量来计划,一万人,算得是一个“军”了。
从而,楚天涯一介白身哪能统领一军呢?
于是,张孝纯与王禀也难得的因时制宜的“开明”了一回,擅作主张的“封”楚天涯为——军指挥使!
这要是在平常,王禀与张孝纯就是自己挥刀抹脖子,也是决计干不出这么“僭越”的事情来的,别说是军指挥使,就是一个统领百人的都头,也不是他们两个张一张口就能封的。
但现在没办法了,这一万人必须要有编制、得到军队与朝廷的认可,才能让他们安心;统领他们的楚天涯也必须要有个名头,才能名正言顺。
人就是有着这样的惯性思维,没办法,也很可怕。
就这样,几天前还是一介白身的楚天涯,摇身一变成了厢军军指挥使,相当于“师长”级别。
这已经不能用咸鱼翻身或是平步青云来形容,简直是“成仙了道”。以前的那些嫉妒者除了躲起来吐血,已是无话可说,更没了嫉妒的资本与心情。
王禀和张孝纯则是认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楚天涯专为这场战争而生,乱世枭雄,非他莫属!
女真人已经围城三天,围而不攻。也就应证了楚天涯与王禀当初的推测,他们只是在威吓城池,并围城打援。可以想像,现在的西山青云堡,必然陷入了战火的围困之中。
但现在城池封闭、女真包围,太原城已是里外消息不通。楚天涯等人虽是心中担忧,也是无可奈何。
其实相比之下,众人更加好奇——在得知了太原府的变故之后,大宋的朝廷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从童贯之死、太原坚壁清野开始应战算起,过去也有十来天了。大宋的朝廷也应该早就做出了应对才是。如今女真已经兵临城下将太原包围,为何朝廷还没有下旨发文或是派来一兵一卒以御敌呢?
这个问题,摆在了楚天涯、王禀和张孝纯这所有人的心头;但这件事情,又不足以拿出来公议。不议还可,议了还有可能动乱城中好不容易才收拢起来的军民人心。
于是大家都默契的选择了静待结果。反正现在太原城中十五万人都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无论如何,也必须坚守到底!
一连几天没有回家了,如今太原城中局势趋于稳定,接连忙碌了好几天的楚天涯已是感觉有些疲累,终于抽出一点空闲,便准备回家看看何伯与萧玲珑等人,也好休息一下。
楚天涯回家时正当傍晚,大门紧闭,敲了好久的门才有阿奴来应门。
城中前几天很乱,还真有几个不怕死的小贼闯到了楚家来做乱,但他们显然是闯错了地方,因此没有一个吃到了好果子。
此时方才过了晚饭时间不久,萧玲珑又在后院练枪了。众人都在,安然无恙,楚天涯这才放了心。
看到他安然无恙的回来,何伯等人也是安心开怀,并打趣的恭维他“荣升军指挥使”。
何伯说,现在的太原城里,少爷可是仅次于张孝纯与王禀了,可喜可贺。
楚天涯笑说,我只是个杂牌厢军的临时统领,为了顾全大局稳定人心,才“破格”担任了军指挥使,算不得数。
何伯便道,当凭“稳定人心”这四个字,就已经比军指挥使要值钱。因为,越是乱世,人心就越值钱——少爷要善加利用!
何伯的话,算是一针见血,也恰与楚天涯心中所想,不谋而合!
没错,到了乱世,官职财富与出身家世这些虽然也有用,但已经没了以往太平光景时的强大威力。这时候,最强大的就是人心的力量!——譬如领导黄巾起义的张角、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凡是那些利用宗教来蛊惑百姓追随武装起义的高手,无不是巧妙的利用了乱世之中的人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