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朵是皇后萧观音的贴身侍女,这一次要带着一起出去,路上有个侍奉的。她去收拾东西半天没见来,萧观音也有些着急了。
话音刚落,便看到外面着急忙慌的进来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子,梳着双丫髻,步履很快,背上背了个大包裹,进来之后,歉意的说道:“娘娘,奴婢来迟了。”
“怎么回事啊?怎么现在才来?”萧观音皱眉道。
“路上遇到皇太叔,他见我背个大包裹,就问去哪儿,我说没去哪,他不相信,发脾气,非要让我跟他说。我记着娘娘说的,不许告诉任何人,就怎么都不肯说,所以纠缠了半天,他见我不松口,没办法才放我走,故此耽误了。”
辽道宗哼了一声,说:“这皇太叔也真是,管那么多闲事干什么,管好他自己就行了。”
收拾妥当,叫了一辆大车直接进了中军大帐。几个人在大帐中进了大车里,把车帘放下,然后驶出了中军大帐,径直出了军营。有传旨太监亲自护送,没人敢检查,目的是想避开消息,不让辽军知道皇帝已经偷偷跑去玩去了。
车马出了大营,沿着湖边往前走,这里是新修的一条路,不太长,很快就到了尽头,马车也就不能再往前了。
但这里已经离开了军营,几个人这才从车里下来,开始翻越山峦,进入密林。因为已经完全警戒,自然是没有百姓的,要想微服私访,当然要越过警戒线,到有人烟的地方去。
这一带警戒里三层外三层,沿途都有传旨太监手持令牌和皇帝的圣旨,说是护送几位客人出去,一路通关。终于出了重重警戒线。
传旨太监叮嘱皇上一定要万分小心。辽道宗摆了摆手,兴奋的往前走。
他是马上皇帝,平素里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打猎,所以这身体还是挺壮实的。萧观音虽然文文弱弱,但是一路走来也没见有多累。一些比较难以行走的地方,由她贴身护卫直接背着过去。
赵唯一就显得有些狼狈了,他穿的是书生长袍,又不像卓然那样索性将长袍前后襟都扎在腰上,也不管形象是否有辱斯文。他是讲究面子的,在山上都要一步三摇的,所以衣袍的前后襟不时的被荆枣挂着,他还得费劲的去解开。
因为这一带靠近湖边,基本上没有路,需要在丛林中穿越,好在这些树林远在北方,不比南方的荆枣灌木如此之多,很多地方地上只有少量青草,树木都很高大,走在树下,倒有点像在公园中闲逛似的。
三个侍卫中有一个侍卫对这一带非常熟悉,北院大王耶律仁先负责警戒,对这附近也很熟,知道方向和道路,所以在他们的指引下,倒不至于方向发生错误。走了半日,终于到了附近一个小村子。
村口听到鸡犬之声,又看见袅袅的炊烟,在山洼小村上飘荡着,只是二三十户人家的一个小村,百姓过着平静的日子。尽管皇帝已经到小海来祭天,但是这些百姓又没办法去小海看热闹,所以依旧过着平静的生活。
这地方是半林半牧,虽然有树木,可是在缺乏现代化运输工具的情况下,又没有大的河流,这些树木其实没办法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财富。因为他们远离需要木材的人,成本太高了,他们的生活主要来源还是靠牛羊。在树林的尽头,大片大片的草地可以放牛羊。
原本他们是可以把牛羊放在小海边去的,但是小海边的牧场相对要小,只有窄窄的几里路,形成了湖边小气候,其他地方则依旧是冰天雪地,包括他们村子周围。草地早在去年入秋就被冰雪覆盖了,到现在已经是春末了,也没见到冰雪又融化的痕迹。牛羊饿死了很多,仅剩下的也都皮包骨头,一个个有气无力的趴在雪地里。
辽道宗当先迈步进了村子。
刚进村,便看见一个老人在扫雪。他瞧了一会儿,有些诧异,上前拱手道:“这位老丈,扫雪应该从道路往两边扫,你怎么在山坡上扫?”
老丈回头瞧了他们一眼,哼了一声,没理睬,继续扫。
耶律仁先大嗓门,道:“喂,你这老头好没道理,我大哥好好问你话,你咋不说?”
老丈也没回头,继续扫着雪,冷冷的声音道:“你们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吃饱穿暖,又怎么知道我们生活的艰辛?——我不扫开这些雪,怎么找野菜充饥?”
原来这老人是寻找可以吃的野菜。辽道宗心头一酸,道:“那你可以去打猎嘛,树林里不是有猎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