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的帐篷里,正统又惊又惧,又怒又恨,看见跪在地上的一个斥候说道:“你说的是真的?叶敏瑜那个畜生真的和李陵这个逆贼搅合到了一处?”
那人以头点地道:“千真万确,赵王殿下和李陵目前在距此四十里外的地方安营扎寨,并且带了大量骑兵,动向不明!”
正统颤抖着手:“这个……这个逆子!”虽然之前有人告发叶敏瑜想要造反,可是正统一直是不大相信的,现在事实摆在眼前,他一时间却又觉得无法接受。一股怒火攻心,正统咕咚一声翻倒在地!
营帐里顿时一阵兵慌马乱!
同一时间,叶敏瑜和李陵也接到了探马的回报。
“什么?遭遇了皇上狩猎的队伍,我方的人马被神机营击溃?”叶敏瑜脸色铁青。“上当了!咱们中了叶敏昭那小子的诡计了!”
叶敏瑜心知肚明,自己的政治生命,完蛋了!
☆、314 萧妃被废
叶敏瑜意识到这一切都是一个可怕阴谋,可是已经晚了。
他本来就有些奇怪,他若是在来此的途中被杀死,叶敏昭纵然成了帝国当仁不让的继承人,正统皇帝也未必心里就会舒坦。
毕竟叶敏瑜死了,最大的得益者就是叶敏昭,正统想不怀疑他都难。
而现在叶敏瑜终于明白了,所谓的半途截杀,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幌子。他脸色惨然地看着李陵,问:“本王在半途遇袭,到底是谁给你送的消息?”
李陵道;“是吕简吕大人,我知道他是您外祖父靖海侯身边的红人,所以才毫不犹豫地信了他!”
叶敏瑜苦笑道;“吕简那个王八蛋现在人在哪里?”
“难道吕简有什么问题吗?他给我报信之后说是不放心王爷的安全,单人独骑去接应你去了!”
“你知不知道,有人在皇上面前把咱们两个都给告了黑状,说是你我勾结起来,密谋造反!”
“啊?”李陵这才感到此事的不同寻常!此前有了这样的消息,这次偏偏是他带着数千人马前来接应叶敏瑜,又莫名其妙地冲撞了皇上的圣驾。
李陵带兵是把好手,政治斗争经验却不怎么丰富。他有些麻爪地道:“殿下,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叶敏瑜慢慢地冷静了下来,他缓缓地道:“现在还能怎么办?我想要不了多久,皇上的大军就该开过来澜,咱们要么束手就擒,就算保住脑袋也很有可能被圈禁终身。要么,就干脆揭竿而起,真正反了朝廷,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什么?”李陵惊得差点儿跳了起来,“咱们根本就没有造反谋叛的意思,您是皇上钟爱的儿子,不能和皇上见一面,把事情说开了,请他打消疑虑吗?”
叶敏瑜反问道:“咱们现在去和皇上说咱们这不是造反,你说皇上会相信咱们吗?”
李陵认真想了想,要说还是叶敏昭的连环计太毒了,大概从一开始他就设好这一系列的政策,诱导着叶敏瑜和李陵一步步迈进他的陷阱中。李陵担心叶敏昭的安危,好死不死带着真宁卫所有的骑兵前来接应,又好死不死派了一队人马冲杀气腾腾地冲到了皇帝围猎的山谷里。
现在在回头解释一切都是误会,谁信呢?怎么就有这么巧的事?!
他在原地走来走去,一时之间心乱如麻。叶敏瑜淡淡地看着他,等着他最后的决定,坐以待毙他是肯定不肯的,可要造反对抗朝廷,这个决心也不是那么好下的。
叶敏瑜身边的侍卫全都悄悄地把手按在了刀把上。这里全都是李陵的人,他们害怕李陵被逼到了绝路,破釜沉舟,捉了叶敏瑜向朝廷报功,以换得朝廷网开一面,饶他一死。
李陵在原地绕了几圈,终于下定决心,他猛然翻身拜倒在叶敏瑜的脚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殿下,末将就把自己这条命交给您了,若是有朝一日,您能杀回京师登上大位,请您不要忘了末将家里的死去的几十口人!”
李陵作为河北都指挥使,他的家眷是理所当然要呆在北京的,这也是害怕他们这种掌握兵权的人叛乱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李陵要是扯起了反旗,他的全家不用说,恐怕一个也活不了。
叶敏瑜伸手扶起李陵道:“若真有那么一天,本王愿与将军共同治天下!”
下定了起兵的决心之后,李陵便收拢兵马。陈嘉果然派了数千兵马前来攻袭,叶敏瑜和李陵这边人数少,又加上打得是皇帝的亲兵,一时之间军心涣散,甫一接触就兵败如山倒,李陵带人保护叶敏瑜逃回真定卫,陈嘉考虑到皇帝的安危,不敢穷追,这才给了叶敏瑜和李陵可乘之机。
正统十年六月初四,赵王叶敏瑜于河北真定卫正式起兵叛乱。起义用的名号为“诛陈嘉、清君侧”为号召,传檄天下,历数陈嘉和西厂数十条罪状。一时天下震动。
叶敏昭这时候也反过味来了,他之所以落到了今天这个地步,陈嘉在其中没有起什么好的作用。
正统灰溜溜地从避暑山庄日夜兼程赶返京城,同时派陈嘉带领上万精锐人马围攻真定卫。回到真定卫之后,李陵立刻就将兵权交给了叶敏瑜,他也明白,现在这种形式之下,他根本就没有叶敏瑜的号召力,他起来造反也完全没有合法性,为了不被朝廷轻易消灭,只有将兵权交给叶敏瑜。
叶敏瑜用最快的速度整顿了真定卫,以四千人马诱敌深入,在真定卫数十里外的黑虎岭设下伏兵,将陈嘉的一万人马打得落花流水。陈嘉在亲卫的拼死保护下冒死突围,仅带着数百人逃脱。
此战之后,叶敏瑜收编御林军八千多人,加上河北都指挥使司的一万多人,人马达到了两万多人,声势大震。与此同时,众人在真定卫召开了第一次军事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起义军走向。
有人建议趁着地方尚未就叛乱做好准备,立刻发兵攻打河北保定、邯郸等几个大城市,以此为基地逐步包围京师。更有人被这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激得信心爆棚,纷纷建议由河北直扑京师,只要拿下了京师,叶敏瑜就可以名正言顺坐上龙庭,那时候他们就都是开国的功臣了。
叶敏瑜一阵苦笑。京师有精兵二十万,又城高墙厚,粮草堆积如山,莫说是他手中只有区区两万人,便是再多十倍也休想攻下大楚帝国的心脏。何况城里还有叶邑辰这位常胜将军。
李陵提出一个方案,向北攻击大同、宣府一线,只要占住了这些长城一线的城池,就可以外联突兀,与突兀的大部族组成联军,借助突兀骁勇的骑兵帮助叶敏瑜夺回皇位。
这个办法可谓十分狠辣,突兀和大楚这几年纷争不断,只要叶敏瑜振臂一呼,突兀人羡慕中原富庶的生活和灿烂的文明,只要叶敏瑜愿意和他们联手攻击内地,他们肯定愿意聚集在叶敏瑜的麾下,倒时候不费一钱一粮,就能聚集起以十万计身经百战的战士,日后叶敏瑜打下了京师,再回头对付突兀人就是了。
这个方案十分诱人,也很有可行性,却被叶敏瑜毫不犹豫地否决掉了。请神容易送神难,借助突兀的人马攻打朝廷,就算真能成事,日后倒霉的也是老百姓。
众人商议了一番,又拿出了两套方案,一是南下,一是东进。南下一条路是从河北出发,途径山东,直取南京。南京乃是□□龙兴之地,开国之初的首都,后来太宗登上大位,花了十八年的时间在北京修建了紫禁城,太宗晚年才将都城迁到了北京。
南京现在是第二首都,地位仅次于北边的京师,政治上的地位尤其重要,若是能够拿下南京,就是无法打回北京,也可以和北京划江而治。
这套方案的缺点就是南京距离河北千里迢迢,途中变数太多。一个不慎起义军就有可能全军覆没了。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向东挺进,进军关中,控扼陕西。关中的好处在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山川环抱,气势团聚。历史上有“百二秦关”的说法。意思是说百万之兵攻打关中,两万人足以拒之。
若能取下西安,一统中原不敢说,割据一隅还是很有希望的。
叶敏瑜苦思良久,决定挺进关中。
叶邑辰在大兴的庄子上听到了叶敏瑜叛乱的消息,心中自也有千百种滋味。雨澜这时候也听到了消息,震惊之余,急急忙忙跑来和王爷商量:“赵王怎么说反就反了?他不是皇上内定的储君吗?皇上身子不好,他再熬几年就可以登基当皇帝了,何必这个时候造反呢,真是殊为不智!”
叶邑辰道:“正因为他是皇上内定的储君,才有人逼着他不得不造反!”
雨澜大吃一惊:“你是说小王爷?他怎么有本事做出这种事情来?”在雨澜的心目之中,叶敏瑜和慧妃在朝中根本没有任何势力,他怎么就能逼着叶敏瑜造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