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c国a大。
百年大礼堂里,正在上历史系的公开课,校方特意请来了江大知名的历史学教授顾祈年,主讲古代最神奇的朝代大启。
顾祈年是个很有意思的年轻教授,开课之前,他要求学生们预习功课的方式,是恶补有关于大启的一系列知名电影、电视剧。不管这些影视剧里的剧情有多扯淡狗血,至少足够有趣,比看枯燥冰冷的文字,可有意思多了。
而他会针对影视剧里正确或者错误的地方,结合史实,来一一授课。
俗称大家来找茬。
“大启的每一任皇帝,都十分有个人特色,也就为我们带来了非常与众不同的历史时期。而经过之前同学们在x上的票选,我们今天主讲的,便是中兴之帝闻宸时期的这段历史。”
顾教授在大屏幕上,首先放出来了闻宸的帝王画像。
“我知道,我知道,我毁了你们对这位中兴之帝的期待,但并不是电影里那个弟弟一样可爱的少年。但岁月无情,也许这位陛下年轻时也很可爱呢只可惜,宫廷画师鹤郎为他画下这幅肖想时,闻宸帝已经人到中年,体型略显富态,这是很正常的结果。
“我不是说所有的男人都会中年而肥,我是说,闻宸帝这是一种过劳肥。
“众所周知,闻宸帝真的是一位十分勤奋的帝王,在他的治理下,大启迎来了难得的中兴,太平盛世,康衢炎月。这是他三百六十五天、只有过年放假五天以及自己生日一天的假期安排换来的和平,伴随着的隐患就是身材的走形与臃肿。”
可以说是十分科学的解释了。
顾教授推了推鼻梁上的无框眼镜,并摁下了手中的激光笔,大屏幕上立刻就换了一张养眼的剧照“当然,我也很清楚,大家对闻宸帝这段历史感兴趣的真正原因,是最近大火的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池宁,池公公,对吧”
司礼监是一部新年的贺岁档,以非常独特的太监视角,讲述了一段独属于大启中兴时期的历史故事。
大导演,大制作,最重要的是,男主角选的好,非常有魅力的一位实力派影帝,再加上优秀的团队、精良的制作,以及还算不错的紧凑剧情,很顺利的就拿下了今年的最高票房,甚至冲击了影史票房,最终累计到了第二的好成绩。
一整个上半年,几乎人人口中,都离不开司礼监、池宁,以及扮演池宁的影帝衣既明。
“我给好几个大学的同学都讲了司礼监,而我发现,同学们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池宁真的像电影里那么好看吗”
顾教授再次摁下手中的笔,切换到了下一张幻灯片,上面是一段历史文献里对池宁的记载临,镇南人士,幼时,以俊秀入选。
“我没有办法回答你们这个问题,因为历史上并没有池公公的真容流传下来,但我想,这段正儿八经的历史文献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从这句话里来分析,池大人想必应该是很好的。
“大启选阉童的规则就是这么的,首先你得好看。但大多数人得到的评价,只是清秀,好比池宁的师兄江之为,对,就是那个致力于当大启第一名侦探的江公公,他小时候入宫的历史评价就是清秀。但池宁和他的二师兄俞星垂则不然,他们是俊秀。”
你比那个什么影帝可好看多了。人头攒动的阶梯教室里,有这么一道清冷的声音,突兀的在池宁的脑海里响起。
池宁一点也不意外的坐在下面,笑弯了一双眼睛。
池宁与原君成婚后,他们的寿命就被均分了,无限的一半仍然是无限。只不过他们需要偶尔变成树,在深山老林里陷入沉睡。每当他们醒来,这个世界总会带给他们一些翻天覆地的新奇变化。好比这个可以让人飞天遁地去外太空的二十一世纪。
为了不被时代所抛弃,池宁就跑来了大学里当旁听生,他特意选修了历史。因为池宁一直对历史很感兴趣,也因为听后人瞎瘠薄臆测他所认识的人,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好比,池宁之前就听史学家争论过,许桂的妻子王氏,到底是不是王洋的私生女。
听的池宁捧腹不已,心里调侃,王大人也真是老骥伏枥,那么大岁数了,还能有王诗这么年轻的私生女。
一群人还在那里理有据,若不是私生女,王洋为什么要对王氏和许桂有诸多照顾王氏当年到底是哪里来的勇气,去金銮殿上敲鼓告御状还不是她“爹”王洋给她的当然,听到最后这个说法的时候,把池宁给气的,恨不能半夜去砸那个性别歧视的学者的玻璃窗,王诗无权无势,也有勇气说出自己的遭遇好吗
她比现代的很多女性都勇敢
当然,池宁也不是说不勇敢有什么错,毕竟不是人人都是王诗,只是不能在王诗勇敢之后,你们还要恶意揣测她利用自己的后台做了什么,那简直是对王诗的侮辱
池宁就这么听昔年古人的后世八卦,在大学的历史课堂上混到了如今。
万万没想到,今天,他自己的房子塌了。听别人解读自己认识的人,那是一种娱乐;听别人解读自己,那就只剩下了羞耻到脚趾扣地。
那部以池宁为主角的司礼监,池宁本人至今都没有办法去多看一眼,真的太尬了。
剧里非要说他是个多么好的好太监。
他不是啊
他超坏的好吗他在古代争权夺利是为了什么可不是为了被后人比成一个圣人
早知如此,今天就逃课了。但是不行,池宁有事请教顾教授,他必须得给这位虽然年轻、但性格比较较真的教授,留个好印象。
讲台上,顾教授还在继续着他的教学。
“池宁这位富有传奇性的大太监,除了容貌以外,还有太多值得我们说道的部分了。好比大启中兴时期的三大案,他一人就经历了两个,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是哪两个吗”
课堂上,学生们齐声道“天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