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2 / 2)

“也不是给我们的,白操心的份,说不得收的人就喜欢这样呢?”

“那岂不是成了傻子,嘻嘻。”

“好了,赶紧的,多采点,我好背着去陈叔家换芋头去。你昨儿不是还说想吃排骨芋头汤了吗。”

“哎,我就去,团团,你来清理根茎,水还凉着呢,别冻伤了手。”

孩子们不过是看了个热闹就不在将这船上的稀奇当回事儿了,就是回去和老肖说起,也不过是这一晚一家子人多了点闲话,可事儿到了府城就不一样了。那水师的兵丁们就差没有敲锣打鼓的折腾了。

从抬东西下船开始,这吆喝的劲就引来了附近成千上百的围观党,等着一路往城里去的时候,连着官道;两边都围拢了附近的村民百姓无数。到了进城,哈,这事儿就越发的热闹了,连着一路上两边商铺的阁楼都成了围观人群争抢的地方。这事儿闹的那真是沸沸扬扬。

方将军看着这架势,那高兴地整个人都兴奋的不行,嘴角差点咧到后脑勺。收的礼物抬进去了三十多抬,价值多少不说,这场面反正是足够震撼人了,自家的排场那妥妥是第一流的,真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

他这里满意了,另一边的文官自然不满意了,听到下人的描述,本就喜欢神展开,脑补的文官,那脑子里更是火星撞地球,啥念头都出来了,虽然不知道这武人到底想干啥,可下意识就知道,这人对自己不怀好意。

既然不怀好意他该怎么办?自然是往上弹劾一下,理由简单,风闻奏事嘛,文人的特权啊,弹劾的你内容也有,事实俱在,就今天的事儿,说他贪弊绝对没问题。至于为啥弹劾?这也是文人常用的手段,用来投石问路的。

若是没反应,或者反应时间长?那估计自己搞错了,人家没对上的意思,这事儿很可能到这里就结束了。毕竟古话说的好啊,想要天下大治,那就要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这话反过来的意思就是文官怕死是常事,而武官贪财也是常态,这个道理已经到了官场潜规则,人人都懂的地步了。一个这样的弹劾折子那就和挠痒痒一个样,文人随便说,武官随便犯,最多掐一架,不妨碍大局!

可若是一上去就有人知道,开始反击打嘴炮,那问题来了,肯定自己没猜错,这就是冲自己来的,那到时候该怎么应对就要重新考量了,最起码要弄清楚到底为啥对吧!

刘老太爷想的很好,政治智慧也足够,使用的手段也没错,所以很快,事儿来了,这里弹劾刚上去,另一边武官也上告了,说是致仕文官欺负在职的武官,还是品级高的武官,故意抬高价格强买物资云云。别以为武人就全是老实头,关键时刻贼喊捉贼的戏码一样玩的不错。甚至还不知道寻了那个幕僚愤青,揪着前朝末期文人压制武将,贪腐遍地,买官卖官说了一通,说的好像马上这文官又要□□了一般,弄得一票新贵武勋都心里毛毛的。忍不住也开始加大了关注度。

下面小人物斗那是小打小闹,大人物不会太认真,可这勋贵一动,问题就大了,前头说了,毕竟才开国没多久,这时候勋贵们权势还是挺不错的,若是他们和文官对上了,那真是不好说谁输谁赢,所以一群敏感的文官大佬也出来了表示了一下存在感,事儿开始发酵膨胀起来。

一只肥熊引起的故事到了这里已经脱离了掌控,开始往不知明的方向飞快的滑动。这一场纷争该怎么结束?这个……下回再说。

第80章 武人县令八卦

肖海涛以为,自己那天看到的二的不行的船队, 看过也就罢了, 和自家没关系, 可事实上这关系还是有的, 还是属于由点及面, 带动地区经济的关系。这不是,当老肖开春后今年头一次驾着船,载着一群搭船的人, 加上一堆冬日做的熏兔再次来到府城渡口的时候,这关系脉络就显出来了。

“老肖, 你可来了, 再不来,我们都准备去寻你了, 你那船啥时候能帮咱们弄来?能抓紧些时间不?”

船还没靠岸, 这一片好几个摆渡人就围上来了,有等不及的急性子甚至直接跳到了老肖的船上, 也不管这边其他人, 一把拉住了老肖就询问起来,弄得老肖满脑袋雾水。

“咋了?”

“你不知道?”

“我知道啥?”

你啥都不说, 我这从梦里知道啊?这人怎么就这么不靠谱呢?对了, 这谁啊!以前认识?他怎么没什么印象了?裹着布挡风,只剩下三分之一露在外头的脸倒是还算是熟悉, 或许是摆渡人中的某一个吧,他虽然不脸盲, 可只见过一二回的,让他立马熟悉的看个小半就能认出来还是有点困难的。

“哎呦,大事儿,咱们这回事遇上好时候了,你知道不,西北面,哦,就是渔村那边的小河往西走的地方,那边一个县前些时候换了个县令。”

换县令怎么了?老肖越发觉得有点没头没脑了,他们这样的底层人们,和这隔壁不知道那个地方,从来不去的县城的县令有啥关系?这人真是摆渡的?不是茶馆说书的?

“你知道不,那个新县令原本是军伍里的人,听说是个不小的官,因为伤了腿脚,不能作战了,这才换了这么个文职,不过这行军打仗出来的人和一般的文官就是不一样啊,到了地方上之后,立马就出招了,说是要清理河道,要让这小河能通船,还有啥来着……我说不好,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以后啊,咱们这附近的河道一定会忙起来,往来西面的地方,坐船可比那翻山越岭的容易多了,比官道更是省了不少脚程,时间上也不差,你说说,这样一来,咱们这渡船的生意能不好?大家伙儿都在商量呢,以后是不是固定好这一段行程,直接做往来运客的生意。”

眼见着有了新路子挣钱,兴奋的不是一个两个,船刚靠岸,边上其他刚上来的摆渡人也跟着兴奋的插嘴。

“不但是这个,我听说渔村也火了,那边地价都上去了一层,你说啊,这往来的人多了,这渔村哪怕是出个摊,卖点吃食呢,也能挣钱,毕竟从水路过去,这里到渔村,正好一日,可巧就是这一段路程的中间,晚上靠岸停船吃饭什么的总是要的,就是急着赶路的,买点干粮,讨点水也要停一停不是。”

我说呢,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是发现了新财路啊,怪不得这么兴奋要早点换船,询问老肖买船的事儿呢,这一路两天的行程,船大了,这能承载的人数自然也上去了,而人多了,这些靠着船吃饭的,自然能挣的钱也多了。

老肖对40两卖一条船这个价格还是满意的,多卖几条那得得多少钱?就这渡口的几家,怎么也能卖出去4条,那可就是160两银子。虽然如今家里存款不少,银子多了也就放着,一时半会儿的也没处花,可谁会嫌钱多?再说了,自己这船这么显眼,若是就这么一条自然是扎眼的,可若是多了呢?那自然泯然于众了,甚至因为地域人口的问题,自家反而会最不受注意。所以这事儿对老肖来说也是好事儿。

好事儿还不只是单单这么一个卖船的问题,当老肖卖了货,揣着铜板,带着随船而来的山民往城里卖草药,采买物资的时候,遇上了老万,才发现自己一样也是受益人。

“那县令我知道,他手下那亲兵就是我一个兄弟,听我兄弟说,早年也是读过兵书的,文人说的胸有韬略,就是这种,不然上头也不会给个文官的县令当,军伍里头因伤退役的多了去了,你看有几个有这样的好命?”

老肖带人进城自己的事儿其实不多,家里什么没有,光是年前折腾的,也足够他用到入夏了。所以这一次一起采买,多半倒是为了把初来有些迷糊的众人引到各自所需的地方,至于他自己?不过是为了不显得太过突兀,采买些日常用品走了几个店铺。等背篓里有了东西,又巧遇的老万,两人索性在街角茶水铺里闲坐说起了八卦。

既然是八卦,这进来最火的武人县令的事儿自然是要拿出来说的,真是无巧不成书,没知道老万的消息居然如此灵通,说的那是头头是道啊。

“那边的县城,说是县城,真说起来也就比一般的镇子大些,人丁,城池都小的可怜,还是咱们府衙下最穷的,我瞅着,估计是那些文官不甘心这位置让武人抢了,存心的,还说什么山林多出匪类,需要镇守,最需要武人震慑。谁不知道早年战乱初定的时候,这附近就让官兵清缴了一遍,如今国泰民安的很。全是借口!还是咱们武人干事儿痛快,干事儿也有魄力。山坳里的县城怎么了,你瞧瞧这场面,这手笔,若是水路通了,那县城自然不会像是往日蔽塞。必定又是个好地界。”

不管啥时候,这嘴炮都不会少,即使只是个小小的城门卫小头目,这老万也一样能喷。而且你还别说,这人说的还十分的在理,根据老万后世的眼光来看,这县城位置,这职位,很可能就是文武扯皮的结果,虽然这会儿他还不知道这事儿的起因,也有点诧异武人当县令的内涵,可他对老万最后那一句还是很赞同的,这想要富多修路,可是我大□□总结出来的经典案例,怎么会错。

“确实,连渡口的摆渡人都心动了,想着专门走这条线呢,想来,这以后往来商户多了,繁华起来也是不慢的,我听说那边比这河对岸的药材县更有优势,猎户更多,皮毛药材树木都出产,往日只是运出来麻烦罢了。深山物产丰富,这以后府城可要越发的热闹了。”

听着老肖这一说,那老万更高兴,只觉得这才是知己,跟着说到:

“可不是,还是你小子有见识,说来,你家以后说不得也能沾光,这以后想要去那边进货的都走了水路,那从北面来的船可不就得经过你家那边?若是你家在靠着河边的地方弄出个小码头,或者小集市什么的,那会没钱挣?前几日我听说,还有富户准备往渔村买地呢,说是要建什么客栈。你家离着渔村那边行程也不短,若是盖起来,一样也是个停靠的好地方。卖点茶水饭菜,置办两间客舍,妥妥是能传家的家业了。”

老万虽然不知道老肖家具体的情况,可就看老肖那船,听,老肖说的两日行程的话,就脑子快的想到了这些,可见这人,估计做生意比做什么兵丁更有天分。说的老肖都有些心动了,可惜目前似乎还不是时候。

“我倒是想呢,可惜你也知道我是山民,山民的地界人丁能有多少?想要起个屋子容易,可这人手呢?总不能我自己一天到晚在那干等着吧!再说集市,那更不容易,人气不足啊。”

“怎么会,我瞧着你这一次来不是还领着不少人嘛。”

“那是我们河两岸凑起来的,而且还是早早定下时间,凑了整的,就这,一个月能有一次就不错了。我也不挣钱,只是一同结伴,行个方便。”

“这样啊,那……还真是,干等确实不成,你们山民我知道,要靠打猎吃饭呢,不过你也别灰心,且再等等,若是这往来的人多了,到时候说不得真就能靠着吃饭了。”

知道自己出了个馊主意,老万也有点讪讪的。转而又和老肖说起了旁的,一会儿说这刘家如何如何,一会儿又说方家如何如何,倒是让老肖间接的对这城里多了好些的认识。

却不知,这无心之语才是真知灼见,老肖听到什么往来的人多了之类的话,也有些恍然,自己看的还真是不如这老万长远,确实如今自家是人少精力不济,可这不代表这不是个好主意,等着这水路越发的繁茂,自家在河边,那石竹林附近若是能起个客栈,弄个小集市,还真是未必没出路,看看一条大运河,富裕了多少沿岸村镇?

至于人?山民真的一个都不想搬到平地上过太平日子?未必吧!如今的山民,有多少是早年战乱的时候为了躲避战火进山的?只要有那么几家愿意搬出来,那聚集出个小村落也是可能的,还能平时打鱼打猎为生,日常靠停靠船舶的生意贴补……

越想老肖越发觉得,自家那靠河的河滩地其实也挺有发展前途。甚至还开始琢磨自家山下那棚子附近的地盘来,算起来那里地方其实也不小,虽然没多少可以做耕地的,可若是只是建个村子,那可就十足的空旷了。规划好了,十来个院子都是小事儿。四面有山,出去往河边也是弯曲的山夹道,隐蔽不说,还挡风的很,环境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