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候,衙门里来了官差接她去。往常有两个,今天只有一个。
“卫娘子,小林他母亲托人来信生病了,所有请了假,其他的兄弟都有轮班,只有我一个人有空。”黄衙役跟柳清菡恭敬解释道。
说来巧的是黄衙役全名叫做黄光年,是东临坡旁边黄家村的人,知道是柳清菡画图修建梯田后,十分关注,他原先不是送柳清菡来东临坡的衙役,还是他特地自己向林知县请了的差事。
“卫娘子,修建梯田之后真的能再种很多的水稻?”黄衙役对于水利农田的事情不是很懂,不过柳清菡跟他说过要是以后修了梯田,就能跟旁边的杏花村,柳溪村一样种植水稻,令他十分的期待。
他们黄家村是当地最穷的村落,他自小也是因为农田种植不了多少的稻田导致他家就他一个儿子还养不起,吃不饱穿不暖的,只好练武千辛万苦去府衙当了官差。
他是幸运还能靠着当差的俸禄供养家里父母,从他父母的来信,还有以往过年他回来,村里面的情况不仅没有变好而且越来越恶化,他也是十分忧心,就连他家的稻田一天天下去收成也是越来越少。
听到有人能治理他们的那一片的田地,他哪一天就想要看看是何方神圣,虽然看见柳清菡一个年纪轻轻的他也不是很相信她能改变村里面水稻的糟糕现状,但是他还是跟衙门的兄弟换了差事。除了轮班那几天,他几乎都来接送柳清菡。
柳清菡点了点头。现在测量早就测量完了,她也画了同等比例的图画,根本用不着那么多人。
黄光年驾着马车到了东临山坡,柳清菡下车,看见一大伙的人聚集在山坡上,他们已经开始动工了。
“卫娘子,你总算是来了。”冯师傅跟柳清菡招了招手。他们先从最低一处坡地的水平稻田边缘建起堤坝,形成内地外高,能够防止暴雨天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在旁边的坡地种草,以便于在下雨天集水。
柳清菡巡视一遍,有冯师傅在,问题都不大,她跟冯师傅交代的事情他也有合理处理,在适应位置垒石筑埂,形成地块雏形,并逐步使地埂加高,地块内坡度逐步减小,从而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量,减少地面冲刷。
“你看这样成么?”冯师傅就是一开始对于林知县提出要好好考察柳清菡的那个人,在考察柳清菡的时候,柳清菡对答如流,他也从轻视开始佩服起柳清菡,抛开年纪问题,好几次不耻下问的请教一些问题,柳清菡答的十分有理有据,甚至在冯师傅有些文献里找不到的答案,有时候还能从柳清菡这里得到具体的有力度的答案,让冯师傅更是重视柳清菡并且对于她的话开始深信不疑。
“冯师傅您指挥修建的梯田大体都是这样的,您记得在边梗处多留一些空地。”柳清菡说道。
“留这些空地做什么?”黄光年询问道,他家有时候为了收成还会特意在边梗处多种植一些稻田:“这样不是浪费种植的土地?”
柳清菡摇了摇头:“这已经不是面积的问题,要是水土不好好保持,早晚要变成荒地,我们修建的是坡式的梯田,边梗处留有很多空间种植黄花草,桑植果之类的作物能巩固地埂,保持水土,增加土肥力。”
黄光年听得一愣一愣,其实他还是不怎么明白。
就是冯师傅这个内行人掏出一张纸壳还有一枚黑炭块,在柳清菡说的时候做笔记,看的柳清菡目瞪口呆的。
“冯师傅,你,你带这些做什么?”黄光年看见冯师傅从袖子里掏出一块黑色煤炭和纸壳。
冯师傅不大好意思的说道:“人老了,记性就不怎么好了,只能用纸笔记下来,回去怕忘了。”
“没事,您其实不用这样,我最近几天都会来这里,您到时候有什么不知道的都可以问我。”柳清菡也是第一次见冯师傅这样学习狂人,哦是第二个,前面还有个姜师傅的。
黄光年看冯师傅这样的大师傅都这样,对于修建梯田更加有信心了,对于柳清菡更加殷切暂且不提。
“冯师傅,赶紧去吃个饭。”一个人过来喊冯师傅。
“你们还没有吃午饭?”柳清菡问了一句那个人。
那人笑着点了点头:“冯师傅就是较真,第一次修建,他就是想要好好修,老毛病了一直改不了,你就是冯师傅说的那个提出梯田的小姑娘,看上去还真是年纪轻轻的,我跟冯师傅都一把年纪了,还比不上你们年轻人的头脑灵光。”
“您一定是冯师傅的好友杨师傅吧,很高兴见到您。还有您说的那些夸赞的话我当真是当不起,我也只是偶然曾经接触过一个修建水利农田的隐士,也就是照搬硬套,比不上两位经验丰富,还有敬业辛勤,我去看过七月桥的河堤听说还是您老跟冯师傅建造的,当时我可是吓了一跳,有幸碰上两位名副其实的大师傅。”柳清菡谦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