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1 / 2)

城里曾经兴旺的黑市,现在也凋敝起来。在那儿站上一整天,都不一定能遇到一个卖粮的。就是卖,也都是高价卖,数量还不多。

要知道,二队有整整一百多户人家,几百口人呐!这是多少张嘴,在等着吃饭啊!

牛有仁作为一名老革命,上过战场、杀过敌,又是入党多年的党员,他当公社书记以来,上面的政策法规,他就没有不服从、不执行的。

现在,他头一次违背原则和精神信仰,干了这些偷摸的事,却依然没为二队的队员谋出多少口粮。他一想到这点粮,连来年青黄不接的那段时期,都熬不过去,两眼就老泪纵横。

也是没办法了,这才过来找李向阳借粮。

李向阳一听借粮,也吓到了:“牛书记,你这不是借粮,是借命呐!”

这话真不假。本来大家的粮食就是省着省着吃的,农闲时候甚至只吃二顿稀的,肚皮常年都是瘪的,哪儿来的粮借给二队啊?

“向阳,你别急,你们能借多少,借多少。我都想过了,这回我能从县委那儿磨出二队一个月的粮食来,下回也能磨出来。你先借些粮把他们的命吊着。等我磨到粮食了,先就把粮还给你们!再说了,又不止你们一队借,三队、四队我也会找他们借的。”

牛书记还对县委抱有期待。

李向阳听着,却觉得很虚:“书记,咱们自己人当然知道整件事是怎么回事。但人家凭啥信咱们?凭田里的那些谷桩子?谷桩子也是能拔掉的啊。割完了谷子,咱们有没有拔掉一半桩子,人家怎么知道呢?”

光凭你的一面之词,谁能信啊?

两人一个要借粮,一个不答应借粮。你来我往,说了老半天。

最后,牛书记火大地道:“二队可是有几百号人都在饿肚子呐!他们划的地儿,就在你们小队隔壁的!这么多人饿红了眼,会不会来抢你的粮?!又会不会跑你地里挖你的种粮?!帮人就是帮自己!你以为你们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后面就不会出事?”

李向阳像听到一声平地炸雷,人整个都懵了。

公社里经常组织学习革命精神,他思想算是比较进步的了。侯秋云是典型的小农意识,而他则被培养得有集体意识得多。但他的集体意识,也只局限在第一生产小队而已。

是以,牛书记提出借粮,他的这个小范围集体意识先就起作用了。本能地排斥借粮。

可现在,一听牛书记的话,他也立马反应过来了。

赶紧召集队干们开了个会,并且把牛书记的话全转述了一遍。

“你们说怎么办吧?我觉得人家牛书记也没说错,确实有这种风险。但要借……”李向阳说,恐怕也没谁舍得。

他这后半句话,没好说出口来。

大家面面相觑,沉默了好一阵。

记工员李兴员试探地道:“要不……就借点儿?”

他一开口,其他人就开始发言了。

队会计李爱华道:“借粮这种事儿,有一就有二。到时候他们把粮吃光了,又找咱们借怎么办?”

李爱华的哥哥,也是队里的副队长李爱国道:“我觉得爱华说得有道理。再说了,现在三队、四队到底借不借,还不知道呢。万一咱们先借了,那不就当了冤大头了吗?”

李爱华也劝道:“要不,你就跟牛书记说说,这从大家嘴里掏粮的事,怎么也得开个动员会吧?咱隔几天再给他回话,正好趁这功夫,观望观望,想想办法。”

想办法?

李向阳一下子就想到红果儿摘的那种,可以榨油的果子来。

油的饱腹感强。他一向吃完饭,没多久就会饿。今天却一直到这会儿,肚子里都饱饱的。

那果子数量要是多的话,可不得节省好多粮食吗!

再想到这两天,红果儿捉黄鳝的事,他来了主意:“要不,咱先不答应借粮这事儿?他们不是还有一个月的口粮吗?大不了,准他们到咱们稻田里捉黄鳝、泥鳅好了。咱们也再想想办法,实在躲不过了,再借粮?”

他这么一说,队干们马上举手赞成。

几个队干麻利地把除小孩之外的队员,全叫过来开集体大会,把这事儿告诉了大家。

田里黄鳝和泥鳅到底有多少,是没个定数的。比起借粮,庄稼人宁肯让人来捉那些活物。

于是大家集体通过了这项决定。

这也是为什么李懿君抱着木盆到田里去时,会看到那么多小孩的原因了。

只是,二队的反应也挺有意思。大人一个都没来,全是让小孩儿过来抓的。明显对一队不肯借粮的事,抱有怨言。

李懿君抱着木盆,发了会儿呆,不明白队上怎么会准其它队的小孩来这边田里乱跑乱抓。

不过,人家抓人家的,她抓她的。虽然平均下来,她能逮到的黄鳝会少很多,但能抓多少是多少!

可她才刚挽起裤脚,她们队里的金奶奶就过来拦了她,不让她抓。

至于原因?呵,大人才懒得跟小孩解释什么呢。

李懿君一想,要真像刚刚那个小孩告诉她的那样,这是她爹李向阳同意的,她再去抓,确实有点跟别队“抢生意”的味道。

唉,得了,先回家吧。

等她回家,家里还有更大的事儿等着她呢。

她才跨进院门,就听到奶奶侯秋云惊喜地道:“回来了回来了!”

接着,两个大人一起快步迎了过来。

李向阳蹲下身,声音放柔,满脸期待:“果儿,你昨晚不是半夜跑出去摘果子了吗?告诉爹,这果子你在哪儿摘的?带爹去瞧瞧?”

李懿君一怔,她到哪儿去找那果子啊?这东西可是长在核桃空间里的!

第13章 初显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