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1 / 2)

“也是,做生意一定要找个好位置,这事儿不急,咱们慢慢找”梁红梅这几天多有感触。

她在早市上买个饼,位子不好了别人就看不到你。更别说门店了。

她现在有了活做儿,也不那么急了。这事儿慢慢来。

“真的要开,咱们还是低调点儿,别找麻烦事。”林应辉提醒着林宛道

林宛点了点头,林宛这几天也明白了,大城市里各家各户卖个自己的东西还行,要说真正做买卖的还真没几个。

现在就连个体都还没有呢,林宛记得,全国第一个办个体营业执照的要等到81年的下半年。他们还要等个两年呢

哥哥上学后,林宛又去了医院那边看了看,推车的生意一到饭点生意很好。只是林宛不想推车卖饭。现在夏天还行,一到了冬天,外面能冻死个人。根本不是长久的事儿。

林宛这天去了市里转了转

s市的建筑和俄罗斯建筑有些相似。她没有去哥哥的学校,而是去了s市最有名的商业街。

商场里玲琅满目,卖什么的都有,最流行的就是上海牌手表和半导体收音机,凤凰牌自行车,海鸥的相机,蝴蝶牌缝纫机,国营的商场里买这些都需要票。而且这些个大件都很紧缺。

电视也有,但不多。估计在等个一两年,黑白电视就流行起来了。

林宛问了问手表的价格一块要一百多呢还得要工业票。收音机倒是不贵,就这也要70多块钱一台。自行车更贵了两百根本下不来,缝纫机要两百多呢,都是要票的。

这些东西,现在对她来说都是奢侈。林宛在商城上转了一圈,看上了一个舵牌机械老闹钟,木质外壳。要价三十,就是没有票。林宛向售货员打听了下,没想到售货员小声道“我这有,你要是想买,多给我五块钱。”

林宛挑了挑眉,看了看四周,点了点头,心疼的拿出了三十五块钱。

哎,不管在什么年代,有钱就是好办事。

林宛拿回来闹钟后,梁红梅虽然心疼,但想想两个早上她就挣回来了。也没说什么。

倒是好奇的让林宛教着她认表。

梁红梅学了大半年的知识,现在小学的那些算法,还有课文她大部分都认全了。

能通篇读一则报纸了。

现在也算小学毕业了。

接下来的几天,林宛每天早出晚归,早上陪着妈妈在早市上卖烙馍卷菜和烧饵块,顺便打听一下这边的物价,自己心底盘算了下他们开店三百块钱到底够不够。

第四十九章 重抄旧业

店面按二十块钱的话,她要交三个月的,压一个月的,只房租这一项就要花费80。

剩下的二百块钱,添置些店里的物件,估计也够了。

中午和下午就在医院那边转悠。有时候还特意去住院部转上一圈。了解下病人的需求

在半个月后的一天,林宛确定租了药店旁边的那家门店。

“我这个门面紧挨着医院门口,位置好不说,面积也比他们的大,而且还带个小杂物房。这里面是去年刚装修过的,你们租了几乎不用装修。我可以打保票,你们只要租了,一定能赚到钱”房东坐在一旁很有自信的说着。

林宛想了想,决定租了,在林宛回家拿钱的时候,也要求看对方的房产证。

她怕万一遇到二手房东,被骗了可不好。

房东虽然显麻烦,但也爽快的答应了

林宛回去以后和梁红梅说找到铺子了,梁红梅就跟着她一起去了铺子

进去一看,几张笨重的木桌子,直通着往后还有一个门。打开以后是个不大的储物间,里面放的乱七八糟的。

总体来说,还可以,他们唯一做的就是隔出一个操作间来。

只是梁红梅一听到房租犹豫了起来,这也太贵了吧。说着就和房东讲起了价钱

林宛则是在一旁看了下房东拿来的房产证和出租合同。

房子确实是他的,出租合同大体是为了双方的利益,上面写的很合理,林宛大致看了几眼。

而这时梁红梅已经和房东讲好了价格,一个月二十,不含水电费。水电费用多少交多少。

林宛和房东签合同的时候,要求房东给她留半个月的装修时间。

房东不同意。三个人在店里磨了两个多小时,房东最后才勉强同意给一个星期的时间。

签好合同后,两人都按了手印,互相看了下各自的身份证。当然合同上写的也有身份证号。

拿到钥匙以后,梁红梅和林宛高兴了一会儿,就开始在店里打扫除

里面的桌子有四张,房东说是医院食堂淘汰下来的,见扔了可惜他自己捡回来的。桌子太笨重,比较宽,有些占空间。不过林宛没想着要换桌子,她们刚起步,没那么多资金。

“小宛,咱们都打算卖些啥啊,我最近发现这里的人都会包水饺呀,咱们在做水饺会不会有人吃?”梁红梅担心的问着林宛

“妈,水饺先不做,咱们这次做咱们那边的砂锅。菜谱我都想好了。莲藕排骨、土豆鸡肉、黄焖豆腐、砂锅炖菜、砂锅丸子、什锦素砂锅,中午就做砂锅配米饭,晚上的时候加几样砂锅粥,皮蛋瘦肉粥,大米红枣粥,南瓜粥”

梁红梅想了想,点了点头“说的也是,医院里都是病人,吃的要营养一些,小宛说的这些妈都擅长。”

收拾的还怪快的,一下午就把外面收拾的差不多了。

收拾完了屋内,剩下的就是隔厨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