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官场亦或者商场,向来没有无缘无故地示好,今日你承了他的情,待日后必定是要还回来的。若是今日承了董大人的这个情,将来还不定要拿什么来还呢。
唐老爷未尝不明白这个道理,“话虽然是这么说,但像是吴先生这样好的先生,在延庭只怕是找不到第二个了。”一般的先生能教得了熙儿和焕儿这样的孩子吗?
这个时候,一旁的熙儿突然开口道:“我可以去跟太子表弟一起念书。”
“什么?”清溪没预料到熙儿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下意识地反问了一声。
“之前跟着娘亲和爹爹一起去宫里的时候,太子表弟说,如果我要在这里留一段时间的话,可以进宫里跟他一起念书,当时我没答应,不过现在想一想,这主意也还不错。”
唐老爷闻言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也不错,皇上为太子挑选的先生,自然没话说,熙儿和太子他们又是表姐弟,相处起来也更自在些。”灵韵是唐家的女儿,清溪对皇上又有救命之恩,也不算是承了他们的情。
清溪想了一下,还是有些犹豫,“其实不必那么麻烦……”
唐老爷却是打断了清溪的话,“没什么麻烦的,我这就进宫去跟灵韵说说这件事。”
以皇上和清溪还有沐世子的关系,想必也会有什么意见。
唐老爷不待清溪再说什么,已经转身走了出去,径直让下人备了马车去皇宫。
待唐老爷离开之后,清溪将熙儿和焕儿叫到跟前,问他们道:“你们愿意进宫去跟太子一起念书吗?”她当然知道无论是唐灵韵还是百里祺都不会拒绝这个请求,关键的还是熙儿和焕儿乐不乐意。
熙儿点了点头,“我愿意啊。”其实她也没有特别想要跟太子一起念书,但是这两天家里人为了帮自己找先生都是忙里忙外的,也没见找着一个合适的,既然太子之前已经那样说了,跟他一起念书也未尝不可。
焕儿也是无所谓,反正对他而言,在哪里念书都是一样的。
唐老爷从宫里出来之后,便告诉老爷子说,他已经跟唐灵韵说了让熙儿和焕儿进宫跟太子一起念书的事情,唐灵韵本身是没什么异议的,只是这件事她一个人也做不了主,得问问皇上的意思。
“清溪和沐世子怎么说?熙儿和焕儿呢?他们愿意吗?”唐老爷子问道。
说实话,唐老爷子更愿意请个先生到家里来,这样他好歹能随时看到这两个孩子。
但转念一想,他们念书的时候,自己也是不好打扰的,两个孩子的念书的事情也是要紧,不能因为自己病了,要把他们留在身边,就耽搁了他们的课业。
“清溪和沐世子都已经同意了,熙儿和焕儿也是愿意的。”
“行,那就这样吧,看看灵韵那边会传出来什么样的消息。”不过,预料着,皇上应该也不会拒绝。
到了次日,唐灵韵便是派人来了唐府,告诉他们说,皇上已经同意了让熙儿和焕儿进宫跟太子一起念书。
太子因此很是高兴,这日一早就在等着熙儿和焕儿进宫来了。
何止是太子,就连教他的那几个先生都很期待,传言中,他们也曾听闻,唐家二小姐的这两个孩子天资聪颖,那个小公子他们是不知道如何。不过有关于那个熙儿小姐的事情,他们也有所了解的,小小年纪就能以笛声驭兽,实在是继她娘亲之后的第二个天才,上次为太子选伴读的事情,他们也是知情的。
本来还以为不过是这个小女孩儿胡乱一指,随便选的罢了,不过事后,他们几个都曾传阅过当日那些公子们写的策论,的确是董家的两位公子写的最好,偏偏当日那个女孩儿最后选出来的就是这两份策论。
这可不能仅仅用‘巧合’二字来解释了。
要知道,董家的那两位公子要比这边熙儿小姐年长好几岁,又是师承赫赫有名的吴先生,他们的学识本就比同龄人要深厚得多,他们写的策论很有深度,没有一点功底的人,只怕连看都看不懂,而那个小女孩儿却能从众多策论之中,最终选出那两篇,显然是看懂了的。
至于她最后选择了董家二公子,而非大公子,也更证明了她并非是胡乱选的,他们几个先生也一致认为,董家二公子写的那篇策论其实要比董家二公子的要好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