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1 / 2)

他也在被唐皎影响着,她的女子独立言论, 越了解,他就越赞同,他想为她的事业添砖加瓦,也同样想为他们的未来增加一层保障。

大家围坐在客厅中等新年, 张若靖握着唐皎的手,向她说:“我还记得你问我,想做什么,我想了许久,小时候我特别希望能有一个先生,指点我,教导我,不用姨娘来教我,考虑良久,我决定开一所军校。”

唐皎望着他,放在他手心里的手都在冒汗,被自己所想给吓坏。

在旁边的唐夏茹先开口替她问道:“那你也没必要上来就办男女混合的军校,这难度太大了,你做事怎么还毛手毛脚,先把军校办起来,再考虑其他。”

他笑笑,“干妈,吃螃蟹的第一人才能让人记住,你知道华国第一所男女混合的大学,但你知道第二所是谁开的吗?只要把握住这次机会,何愁我和皎儿不出名,学校自然也会越办越好。”

唐夏茹皱着眉头,“万一你收不上来女学生可怎么办?滑天下之大稽了!看你到时候怎么收场。”

唐皎稳定下心神,替张若靖说话:“二姨,没事的,你忘记还有我了,我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搬哪里,他的学校缺女教师,我就当女教师,缺女学生,我就当女学生,有我的号召力在,何愁没有生源。”

她冲姆妈挤眉弄眼,唐冬雪在旁,扯了扯唐夏茹的袖子,“好了,孩子们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做,都是要当奶奶的人,还操那么多的心。”

唐夏茹宠溺唐冬雪都成了本能,瞪了他们两个一眼,“你们两个一唱一和,说得好听,你们姆妈说的没错,我老喽,可管不了你们。”

说不管,她还是坐不住,翻开自己的电话小本,开始联络起各路夫人,约人家打牌逛街,竟然在电话里,就敲定了几个同意来军校的男学生,徽城第一名媛的称呼名不虚传。

唐冬雪摆手,让他们赶紧上楼,张小艺身子重,早就被唐皓南扶着回房休息了,他们两个再留在这里,等唐夏茹回过神,少不了一番唠叨。

关上房门,唐皎“咚”一下,将他按在门上,“说,怎么好端端就开军校了!肯定不光有帮我宣传女子独立的意思在,你还想做什么?”

他揽着她的腰,“你不是都猜到了,不然也不会这么急。”

不理他的荤话,她心绪起伏厉害。

开军校,为祖国输送人才,一方面成全了两人名声,全了他想教书育人的愿望,另一方面来讲,从军校出来的优秀人们,都要称张若靖一声校长,他若是出什么事,那些学生们会先不同意。

这是在给他们的未来增添筹码,保驾护航。

他这么做是为什么?

为什么要通过开军校的目的来变相保护他们。

难道他听进去了她那日的话,真得打算不当这个都督了?他怎么舍得放弃手中权力,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啊!

天旋地转,她徒然清醒,自己正被他抱在怀中放在床上。

抵着他的胸膛,她急道:“你还没好好回答我。”

“我的夫人,这种时候别说煞风景的话。”

嘴唇被封住,她气地直咬他,眼里湿润润的,支吾道:“张……唔,我生气了!”

他停下瞧她,轻轻碰了碰含泪的眸子,“我可是牢牢记住你说,你养我的话了,以后就要仰仗夫人过活了!”

她那时说的可是,他不当都督了,她养他,所以,他真得为了她,不做徽城都督,放弃所有的一切了?

眼角滑落一滴泪,被他含进嘴中,“皎儿,给我个孩子,你的孩子。”

她抬起身子,主动相迎。

无声的诉说着自己的支持,开办男女混合的军校正式定了下来。

张若靖再一次陷入忙碌中,他能为了她舍弃一切,她自然也不甘落后,从回国就没怎么理会,一直交由杨之笙打理的《晋江文报》也应该进行扩大了。

《晋江文报》经由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涅盘和艾莉丝是唐皎事情,已经在华国闯出了名声,只可惜现今的文报只在徽城和东北两个地方。

他们想看报纸,还要靠各自好友邮寄,十分不便,让文报在华国各地开花就是一件有前景的事情。

张若靖要开办一所军校,投资数额巨大,他们夫妻一体,理应为其分担。

文报这两年的收益,大半都抽调给了他,可也是杯水车薪。

在新的城市开办文报就成了唐皎的当务之急,有在上海当医生的唐皓南,又有在上海开了分部的张小艺父亲,唐皎将目光定在了上海。

杨之笙亲自去上海考察,拿到了第一手资料,认为那是一个十分有潜力的地方,大家开会讨论一致通过将第二个分部开在上海。

唐皎开始忙碌起来,在筹备新报社的同时,她捡起了自己的老本行,着手写一本长篇小说。

写长篇小说耗费的精力无疑是巨大的,而涅盘笔名下,她出国这两年写了不少的散文、短篇,为了配合分部的宣传,他们打算再出一本涅盘文集。

这回不像张若靖送她文集,帮她都处理好,所有事情重新来过,从选稿到排版,她忙的脚不着地。

夫妻两人竟然连续一个月没能在唐公馆碰面说话,不是张若靖看太晚了,不想打扰唐皎休息,不回唐公馆,就是两人纷纷早起,只能留个早安吻给对方,又投入到新一轮的忙碌中。

张若靖这些年的所有身家,都投入到了军校的建设中,他非常看重师资力量和硬件施设,设计图纸都比对着国外先进军校的模式。

唐家产业繁多,唐冬雪主动拿出银钱资助,他也没矫情,都是一家人,而且办军校也是为培养人才,但他还是给唐冬雪打了欠条,不想成为王柏松一样的人,也对自己有信心。

唐冬雪是拿张若靖当儿子看的,他要打欠条,自然不肯同意,折中下,他将唐家的投资都算成了股份。

天寒地冻不便施工,他联系国外同学、友人,进购了一批先进的训练设施,如今正在轮船上远洋。

学校的桌椅板凳等,在建成学校后在布置就赶趟,首要问题是要招聘学校的教师。

教师的资质一定要高,他办的不是启蒙学校,老师初中毕业水平认识字就可以,这是军校,是大学,老师要是还没学生素质高,根本压不住那些皮小子。

在他的军队中,有不少因伤退役,却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亲自登门拜访,一位一位去请。

他不吝啬给教师高昂的工资,又让他们负责最擅长的训练,态度摆得端正,一个徽城大都督,放下身段,终于说动了他们。

一所军校,不光要有负责训练的教师,还要有传授先进经验的教师,他将目光瞄向了留学归来的优秀才子们。

这些才子们刚一归国,就遭到了国内各大学校的争抢,张若靖的军校是国内第一所男女混合的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