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十四章逼迫(1 / 2)

锦衣风流 大苹果 1660 字 11天前

乌海之战几乎没有任何可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两万鞑子完全是以一种拖延时间送死的态势正面迎敌,面对明军的凶猛攻势,结果可想而知。

大明史官们对这场战斗的记载也仅限于寥寥数语:时镇国公挥师夜半攻乌海,天明时告破,戮贼寇八千余,俘五千余,余者逃散。贼首畏战,逃往杭锦据守。

有谁知道,这寥寥数语的背后隐藏着多少血与火的故事,掩盖了多少惨烈和恐惧。亲身经历此战的人能清清楚楚的回忆起当晚的厮杀:乌海万户总管博尔金率两万鞑子兵像是赴死一般迎着明军的火箭炮的轰击冲上去,他们和江彬所率的前锋军交手之后,四五万兵马胶着在一起,在乌海的城墙下,毡房侧,巷弄边,树林旁拼死砍杀的情景,让事后经历此战的生还之人依旧不敢回想。

鞑子兵的悍不畏死大大出乎了明军上下的预料,即便是战斗一开始,宋楠便得知了把秃猛可率数万骑兵撤出乌海的消息,但面对这两万作为炮灰的鞑子兵,此战的取胜依然毫不轻松。

这让宋楠对鞑靼人的作战有了彻底的改观,自从到西北与把秃猛可交手,乃至长城隘口以两万余明军活生生将长城内外的十余万鞑子兵马切割开来之后,宋楠对鞑子兵的战力从内心里很是不屑。但经过这次乌海之战后,宋楠意识到,鞑子兵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何其悍勇,他们爆发出的战斗力让人惊讶。

但无论如何,薄雾弥漫的清晨,乌海城头黄龙旗和宋字帅旗迎风招展,尽管鞑子兵悍勇异常,乌海镇依旧易手,成为大明朝百余年来第一座被攻下的鞑靼城镇。某种程度上来说,攻下乌海的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实战意义。

宋楠率众将踩着满地的瓦砾和灰烬行走在乌海街头,看着四周倒塌的房舍,依旧冒着青烟和火头的毡房,呆滞的团坐在一起木然看着这些明人侵入他们的城镇的鞑子百姓们,不禁有些唏嘘。和鞑子入侵大明境内袭扰一样,这些鞑子百姓如今也领略了被明军攻占家园沦为任人宰割的俘虏的痛苦,战争打来打去,最受伤的还是平民百姓。

不过大明镇国公的感叹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他便转身对跟随在身后的众将吩咐道:“立刻进行全城大搜索,但有反抗或者不遵我大军法令者绝不留情,命人将全城财物物资搜集汇总,许泰负责将这些物资运回,交予杨一清大人交割处理。”

众将齐声应诺,许泰指着一群群被聚集在一起的鞑靼百姓道:“这些人怎么办?都是些老弱妇孺,押送回大明么?”

宋楠摇头道:“盘查他们当中有无假冒百姓的鞑子士兵,找些能干活的留下来做苦力,剩下的发些口粮尽数驱散,我们可不是来替把秃猛可养活百姓的,这些人留着只是徒耗粮食罢了。”

众将默然,张安低声道:“大将军,天气即将转寒,这些人若是被驱散到草原上恐怕挨不过严冬。”

宋楠踱了几步叹息一声道:“罢了,命人将他们登记造册,尽数押往盐池县,那里被鞑子屠空了,让他们从此成为我大明的百姓也是可以的,只是暂时安置,这件事还需上奏朝廷再做计较。我也不忍心看着他们受饥寒而死,我大明兵马是仁义之师,也要行仁义之事。”

张安连声称是,吩咐手下将领赶紧去办。

江彬看着左近明军士兵们喜气洋洋士气高涨的样子笑道:“咱们首战旗开得胜,士兵们的士气也正高涨,一举歼灭俘虏鞑子兵马一万多人,咱们只损失了四千多,可谓是一场大胜。消息传到京城,皇上定会开心的大笑了。只可惜被把秃猛可这个老贼给跑了,没想到这老贼如此果断,竟然舍弃了乌海镇,弃两万鞑子兵的性命不顾,让他们来送死。”

宋楠点头道:“确实够果断,咱们在布龙湖用了火器,他定知道此战若是跟我们硬碰硬必一败涂地,索性便放弃了乌海。这两万人留下来是拖延我们时间的。在他的算计里,他一定以为我们起码要攻个一两天才能拿下这里,却没料到我们只用了几个时辰。”

许泰道:“把秃猛可往东逃窜,探报说他们去的是三百里外的杭锦,咱们应该挥军追击拿下杭锦,杭锦一旦被我们攻下,鞑子在黄河南岸便无立足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