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不是来拼命(2 / 2)

当然,大部分明军将领乐得如此,他们跑来京师城外武装游行一番,捞足了表现还没有伤亡太划算。

八月底,左守权带队,五百乡勇推着三百辆独轮车运送一千二百石大米前往大同,随行的有去“华夏大钱庄”大同分号工作的员工三十几人。

这一次的队伍和以往有所不同,有个大明文官老爷李中正带着七个家丁随行。

李中正固守伊阳县的事迹被朝廷表彰,他由正六品兵部车驾司经历连升两级被任命为正五品大同兵备道副使。

朝廷这个委任当然是看中了李中正善守,派他去大同任兵备道副使就是加强大同的守备力量。

李中正得到任命,也得到即日起程的催促。

建奴入寇,宣大两镇打得一团糟,李中正大有可能走不到大同,在路上就会遭遇不测。

兵部的同事知道“华夏大钱庄”和粮行每个月都要跑一两趟大同,黄家人的武力值众所皆知,他们告知李中正找黄家运输队同行应该安全无虞。

李中正得到这个消息很高兴,他本来就和黄家人拉上了关系,当然愿意再进一步。

他亲自找到“华夏大钱庄”联络黄家负责人,左守权接待了他,一番攀谈,左守权承诺会安全把李中正一行送入大同城。

京师到大同这一段官道左守权已经走了太多次,往内地运粮都是采取这样的笨办法用人力轮番推着独轮车千里运输。

每一次去的人少了不行,一路上盗匪、山贼多如牛毛,没有实力的队伍上路根本走不到地头,人多了也不好,山区的道路不好走,造成拥堵更加效率低下。

因此左守权带领麾下大多数采取以五百人为单位进行换班运输,每个月都会出发两三拨人。

左守权这一次运气不好,走到竹帛口外就得知后金军在大同城下劫掠,貌似前路不通。

因为总兵官曹文诏被建奴打败损失几千人,如今根本没有实力再战,只能选择龟缩防守。

竹帛口在太原府繁峙县境内,是大明内长城上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关口,位于大同通向北直隶迂回京畿的要冲道路上。

竹帛口往北是一条狭长的盆地通向大同,往南是一条起伏不大的川谷通向茨沟营堡、吴王口、阜平、保定。

这里地势险要,隘口两侧是陡峭的岩壁,山谷最窄的只有十几步,真可谓咽喉要地。

过了竹帛口之后往北走,便是代州、繁峙县所在的狭长盆地。顺着盆地再往东北走,就是灵丘县。

厚颜求月票、推荐票,请正版阅读,谢谢书友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