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孙干见刘备(2 / 2)

“实不相瞒,我观北海孔融只为一腐儒俗士,非明主英杰,北海在其手,守成尚是不足,迟早易主,如此基业不保,何谈匡扶?”孙干振振有词,继续言道,“反观刘将军,实在出乎干之所料,竟能以白手起家,行这青州统辖,比之昔年高祖,亦是不遑多让!”

“如此,干若再是不分高低强弱,岂非是蠢笨?”说到这里,孙干竟是不禁微微一笑。

见孙干如此谈论,刘备心中亦是惊诧,想不到面前谈吐高论的北海使者孙干,竟然并非孔融亲信下属,而且反而对自己青睐有加。

得知孙干如此想法,刘备当然不会错过机会,连忙举杯与孙干对饮,趁机拉拢孙干。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二人已是把酒言欢,相谈互投,孙干更是对刘备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刘备其人也佩服不已,已是向刘备宣称效忠。

不过刘备并未立即让孙干投在自己帐下,而是让孙干继续在北海为孔融仓掾曹,以此作为刘备在北海城内的暗桩,作为刘备私底下在北海的代言人,帮刘备收买北海的世家、官吏。

孙干知刘备有逐鹿天下、匡扶汉室的雄心,而刘备此时的小目标就是彻底统领整个青州,然而不取北海郡,不足以领青州。

鉴于此,孙干向刘备出谋划策道:“主公,若欲领青州,则必取北海,然北海兵多城坚,若是强攻谋夺,必定损失惨重,且成败不知。”

听孙干话语,刘备亦是沉吟不止,连忙恳切问道:“公佑言出如此,必是有了计较,请教我!”

“主公不知,此时城阳黄巾管亥已是粮草不足,且遭兖州曹操、鲍信和徐州陶谦的封堵围击,如此主公可修书一封给管亥,言称与其共讨北海孔融,战后平分北海城县与钱粮。”孙干出言说道,“如此管亥必会出军进攻北海,届时主公可以支援为由,从而进军北海,再趁机夺取北海。”

孙干话语言毕,刘备却是立即摇了摇头,孙干计策他很熟悉,和袁绍骗公孙瓒共分冀州的套路一样。

然而此事风险极大,事情极容易败露,袁绍有四世三公的名望在身,世人信任他,不信袁绍暗中苟且操作。但是他刘备可不同,他刘备现今坐拥近半青州,有一夜暴富之态,世人必是妒忌不忿,若再以苟且动作谋夺孔融,必被世人鄙弃。

若如此,届时即便刘备成为青州之主,也必是人心背离,势力崩塌不稳。

刘备言道:“管亥黄巾贼人也!孔融当世名士也!我岂能通贼人,而害名士!不妥,不妥!”

见刘备如此,孙干并没有觉得刘备迂腐做作,反而觉得刘备有大气、有轻重、有缓急,对刘备的独断见识更是佩服。

孙干再言道:“主公之态度,雄主也!若如此,我问主公对北海,可是急迫想要获得?”

刘备却是摇了摇头,言道:“我十日间就得到临淄、乐安、东莱三郡,已是经略疲惫,有心无力,若再急着攻打北海,岂非是蛇吞象举,自我灭亡?”

“实不相瞒公佑你,我之所以屯兵营陵,是来试探孔融的态度,心中惊恐孔融不容我入青州,故而防备于此!”刘备继续解释道。

见刘备并不是真的急着想要攻取北海,孙干也放心了许多,随即向刘备建议道:“若主公不急着取北海,那就暂时退兵回临淄最好,如此可放松北海戒备,孔融亦不会攻伐主公。”

“如此息兵等待,只需一月不到,则城阳管亥必定粮绝,其到时候必自会北上北海劫掠,届时我再在北海城中宣扬一番,恳请孔融求救主公,到时候北海岂不是自送上门?”孙干言道。

刘备听后大喜,立即让张飞领军撤回临淄,而刘备亦是送返孙干回返北海,直送出二十里外才止步。

孙干深感刘备厚重,临别之前,顺便向刘备举荐了一人,言道:“主公,东莱黄县有一人,名为太史慈,武艺高强,兵事通晓,主公可前去招揽。”

刘备见孙干如此特定嘱咐,心中亦是留下了计较,撤军退回临淄之时,亦是顺路黄县,前往招揽那太史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