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原府城通往忻州城的官道,长约近两百里,平原上一条坦荡的官道,平坦而扎实,路基垫得很稳,纵然车马奔驰也不会显得拥挤窄小。
官道一路往北,过阳曲县顺着晋中群山出晋中盆地入忻定盆地,在两个盆地间,有一段并不那么好走的翻山道路。
从唐代始建的石岭关,恰好就处于这段山路的紧要之处。
山路到了阳曲,平原地形就被西边吕梁山、东边五台山的余脉遮挡,形成了一片山地丘陵,道路变得蜿蜒崎岖,阳曲县大孟镇上原村往北两里地,正好是两座大山交界之处,吕梁山余脉官帽山和五台山余脉小五台在这里两相对望,如一对脉脉含情的心上人,穿越千年在这里眉眼传意。
两山陡峭,山势凶险,山上树木茂密,山石密布,高而不易攀登,天然的将两座盆地隔离开来,而这里,是唯一可在群山间修筑道路的山谷,连接太原忻州两地的官道,就顺着这条谷地,继续往北边延伸。
石岭关,就修筑在两山之间,扼谷底而建,东边西边两座山脉,如关隘伸展出去的两条巨臂,将一切企图穿山而过南北自由通行的打算统统击得粉碎,无论是谁,只要想上忻州下太原,不得不乖乖的顺着官道,通过石岭关。
当然了,只要肯绕路,也不是没有别的通道,吕梁山虽险,却并不是只有一条路。但大部分的道路都是鸟道,樵夫可行,大军难走,而可通行大批人员车辆的道路,除了石岭关之外,另有两条路,不过这条路在石岭关一左一右,分别筑有天门关和赤塘关两道关隘,都是捡险要之地修筑,易守难攻,相对而言,石岭关倒还容易一些。
这三道关隘,并称太原三关,将太原城山围三面、河阻一方的地形守得有若巴蜀。
一队队白盔白甲的夔州兵,早在数日前,就已经入驻石岭关,关上无兵无卒,这里本是太原府负责守备,不过祝世昌早就将所有能用的兵都招进了太原城里,这处紧要的关隘居然弃之不用,倒是便宜了王欢。
关城不大,却修得很紧凑。两山间的地形本就局龊,高低不平地方不大,明代开始在前朝的关城基础上有所扩建加固,历经数年,终于形成了如今这般内外三层、方圆三里地的堡垒。
关城将两山间的地盘塞得满满的,两边还各修了一百多米的关墙,一直延伸到山上,确保了这里毫无空子可钻,关城里共有借着上升的山势,共有三道城门,间隔各五十丈,一门破守军可立刻退守第二道门,就算两门连破,还有第三道门可以最后挣扎,可谓万无一失。
此刻关门洞开,一队白甲红缨骑士扬鞭出关,铁蹄阵阵,尘土飞扬,路上偶有过往行人无不惊恐回避。
王欢策马奔驰在前面,一身精钢明光铠银光闪闪,两块巨大的胸甲如镜面般反射着阳光,观其厚度,恐怕寻常箭矢根本无法射穿。
来到关城外五里地之远,这里是一片巨大的平地,有麦地菜园间差其中,不过因为战乱的关系,这里早已没有农夫耕种,田间荒草萋萋,群鸟飞舞,已然成了野兽的乐园。
王欢扭头回去看看关城的距离,单手一勒,座下健马长嘶一声,人立而起,王欢骑术见长,腰控腿夹,轻松的将疾驰中的坐骑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