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是觉得只要加快洋务变革,加快整顿吏治,只要朝廷内部稳定,外面的敌人再多,再大,其实都不用慌张。
李鸿章是很杰出的政治家,但是他的目光,也并不深远,至少,他没有想过要变法,要向日本人学习西方那样去自强,他没有看到根子上!
“回两宫皇太后,微臣没有什么主张,这两个敌人,都是我大清的大患,如果一定要微臣说,微臣觉得,应该两个一起打,不分先后。”李鸿章是老谋深算的,这么说,其实等于是已经在和恭亲王奕欣的论调不一致了。
恭亲王奕欣震惊的看了一眼李鸿章,虽然李鸿章会这么说,实在是在奕欣的意料之内,但是他觉得李鸿章和自己之间隔了一层障碍了,以前,李鸿章可是以他为中心的,现在看来,李鸿章做什么事情,都是以慈禧为中心。
慈禧也听出了李鸿章的意思,其实慈禧内心,也认为应当先将日本人赶出去再说,因为日本人毕竟是外来的势力,轩悦萌作为一个整体,轩悦萌垮了,轩悦萌占据的地方,都将回到大清国的手中,这一点,跟太平天国的长毛是一样的,而日本人是外来势力,即便是朝廷的军队胜了日本人,也不见得就能够拿回日本人霸占的土地。
这些曾经被夺取过的土地,将来都会成为争议在!
所以,慈禧也认为首先应该打击的是日本人,但是,这种话不能说出来啊。
除了李鸿章等少数头脑清醒的人,这次清廷大员们的论调高度一致!
上上下下都很一致的,都认为要先打击轩悦萌,轩悦萌是大清国不共戴天的仇敌,似乎骂轩悦萌骂的越是厉害,就对大清国越是忠心。
骂轩悦萌,成为了清廷上下对朝廷表示忠心的一种新方式,很时尚。
治麟和璟铎等和轩悦萌本来就有深仇大恨的大臣,甚至发明了往自己家门口放轩悦萌的纸扎人,过路的人都可以吐口水,钉钉子!
大清国上下没有拿出什么行动方略,却掀起了一股轰轰烈烈反对轩悦萌的运动,萌总裁一下子从神童,变成了妖童,可以说,大清国上上下下,人人得而诛之!
李鸿藻为首的顽固派清流大臣们,恭亲王奕欣为首的一大帮清廷中坚力量掌权者,都赞成先打击轩悦萌,再打击日本人。
慈禧太后皱了皱眉头,“散了,明日再议。”
这样议论来议论去,使得清廷就像是一个大论坛,朝廷上下,议论的人多,做实事的人少,各个地方官基本上都已经是各自为政的状态了。
除了将咒骂轩悦萌的运动愈演愈烈之外,大清国的内政外交,没有任何的动作。
这股风,对于华国在广东的统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来广东的根基就还很不稳,大批的读书人为了表示对朝廷的忠心,纷纷逃离广东。
倒是广东的老百姓,在华国政府接手之后,感到稳定,感到有人情味,走的人并不多。
但是读书人是社会的精华,读书人都跑光了,这也让华国在广东的发展更为缓慢。
日本人在等着清廷来跟他们议和,他们好提出正式成为琉球宗主国,正式从清廷手中拿走琉球,并且还要提出,给他们赔偿这次攻击台湾的损失,强盗嘛,也就这点套路。
日本人眼见着清廷还不来接触,只得加强打击力度了,要加强打击力度,就得增加粮饷军备,做好再打一段时间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