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张宅的时候张海家中连个正经的铁匠都没有,正经点儿的火绳枪都造不出来。在这种劣势的技术条件下,除了弓箭以外臼铳战术便逐渐在张海及其弟子的手中起源并发扬光大起来。没想到这种早期条件下诞生的“野球拳”却最终发展到极致,成为队伍里的主流火力,起到了火枪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队伍掌握了青州乃至东南之地外加不少的工匠也拥有了近两年左右精细化管理条件下的兵工经验后,研制性能优越的火枪也成为张海及弟子们的议题之一。
“如果师傅所说的那种后膛手柄装弹、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五发左右、精确射程百步以上并且还能解决高射速下的散热问题的火枪真能试制量产出来,那或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同现在我们的臼铳与弓箭并架其驱的主力兵种。臼铳的缺点我们不是不了解,这种和弓弩弹道性能差不多的东西在八十步靶的打靶精度上表现不如鸟枪也不如弓弩。如果不是我们的战士十分优秀,是绝难在实战的战场上面对敌人达到接近半数的命中率、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杀伤效率的。而且,它需要士兵们花费很大精力一丝不苟的准备远比一般火枪手多的多的火绳。但是尽管它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仅仅不需要在战场的压力下填装弹药还可以蹲着身子射击这一个优势就决定了任何前装枪都是难以将其替代的。”在这个问题上负责兵工军务也从事过很多战斗的刘洪涛并不是没有研究过,最终还是找不到用前膛枪代替臼铳战术的理由,就算是师傅所说的那种带刺刀的燧发枪也不够格。优良的鸟枪或火绳枪在队伍中唯一的用途可能就是在城防战双方的身躯都可以拥有着坚固的掩蔽的情况下还能发挥少许作用。
“尤其是我们在实战中往往要用单薄的单排兵力来对抗十排以上的敌人,火枪的火力就显得尤为不足。”就连李峰在这个问题上也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重型炮团的规划会议上听到有弟子提出包铁金弹的概念后,张海却最终联想到了火枪的改进空间。十几斤的炮弹玩黄金弹?除非美洲的金矿也归自己掌握,否则在贵金属本就缺乏的中国,就算掌握了东南财富之地的自己也玩不起。更重要的还是火炮的主要高效杀伤区间内,黄金弹对于性能的提升十分有限。然而火枪则大为不同,两钱黄金算上小型包铁球弹不菲的加工费不过二两银子,三十发子弹加上贵重的火枪和防具也不过百两左右的成本。
每名士兵一百两或者折合三年工时钱的装备费?对于这时代乃至以后启蒙时代的欧洲军事家们来说连想都不会想就会否决掉,更不用说对于一般部队来说三十发火枪子弹的携带量有些显得少了。张海却认为每个士兵一百两银子或者三年工时钱的装备费的成本是可以接受的,几十发的弹药基数也可以接受。
这是因为中国和欧洲的地理天赋、战略格局根本不同。做为经济潜力及人口远比整个欧洲更为广阔,却又文化同质度高处于相对封闭地理环境下的中国,从规模上说最大的情况下三十六个独立战役单元足以满足国防需求,清末的军咨府在这一点上还是有眼光的。在近现代是三十六个大型师或镇,秉承苏式军事理论和小型师概念的现代中国军队因为师的定位同西方不同,才在21世纪初保持折合五十个左右小师的力量。而在古代:三十六个罗马那样的军团或者作战旅就已经是上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