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 微服行军(二)(2 / 2)

“价钱给的很足,听说是按京城的公共粮店价格出的钱。即便是粗粮,百斤也能换来一两银子。这两年来四乡里各村日子过的紧了一些,粮价也涨的不象样。但是上面下来的年轻人专门解释过:这是银钱过度集中在一个地方带来的结果,总会随着西征的结束好转起来的。

“百斤城品粮一两?那这两年也换不来多少前吧。。。”张海按照准备好的原则询问道。

“圣主见笑了。这两年来来即便是西北一代,中等户一年下来不遇到太坏的运气都能收上二十余担粮,可比前朝的时候宽裕了不少。这样几年下来,每户都能有二三十两银子了。太多的粮食我们也吃不玩,近半数也只能买给附近的饲养场。过去的时候卖不了多少钱,但是近年来却似乎大不一样了。”

张海这才反应过来:十两几十银子或银元对于自己甚至京城里的一些富户当然不算什么钱。可是即便到了粮价不是很贱的清朝,外战中一般的小兵战死抚恤也不过二三十两银子罢了。如果是剿灭遇难还要更低。在这还不像东南一带那样富裕的西北一带,人们对银钱的概念还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

就这样,花了一整夜的时间询问了二十多个请来的人,也让宋子悦等亲卫连的人对更多范围内的群体进行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后,这陕南普通地方一带的民间经济与负担状况算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对于这些了解来的情况,张海其实还是有着一丝怀疑的态度。张海当然希望中原的人均经济水平能够早日赶超历史上1800年英国的水平。可却也知道:要让传统经济人均起来改善个四五倍哪儿有那么容易?建国初期的新中国都用了四十年左右的时间到八十年代左右才与旧中国有了生活上根本性的改变。离新朝七年不过三年而已。这西征以来负担相对沉重的西北都有这么大的进步,那其他地方特别是东南一带又会是什么样儿?

有着这些怀疑,张海也没有按原计划让队伍沿着通向陕南的大道去走了。而是改变队伍的形成,向南进入川蜀一带看看那里的情况。

“我们现在入川的话,一个半月以后可能就无法赶到运河。。。”宋子悦刚想说什么才意识到了有些不妥。

张海则笑道:“许多人以为蜀地遥远,忘了当年的一些唐诗了。走水路我们的行程反而可以比路上更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