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章 政事概览(1 / 2)

那位李先生见到张海似乎是能够虚心接受意见的人,无形中感到不少欣慰。因此,也就讲的更多也更有兴致了些。他甚至开始觉得:没准自己真有堪当帝师重任的可能性:“三字经中就提到,性相近而习相远。其实也不尽然。人初之天性也各有个的差别,可以说是生而不同。性格有强有弱之分,标准也就有所不同。一个人拥有良好的家教,也并不能保证他一定不会走上歧途。因为每个人的人心至于自己才能真正掌控。要真正能够做到家门长久而不衰,还是得多子才能求稳。世上有如何教育也不会成才的人,自然也有无需要让长辈过于操心也能成材而且很守本份的人。以本人世家这么多年来的经验来看:如果能做到在家教方面从上到下严于律己齐心协力。三人之中必有能堪当大任的人,两个并不屑,已是上下不齐有问题的情况了。。。”

张海从这位李先生口中没有听到一丝有关后世什么“快乐教育”之类的理念,有的,只有那似乎对待子女如同养军练兵一般的理论。就有些怀疑的问道:“这样出来的人,是不是有可能在世事方面不够练达?会不会决断的能力差一些呢?会不会厌恶过去所学的功课甚至厌恶朝政?”当然,诸如“创新”之类的说词张海在这位李先生面前也没有尤头多言。

张海请来的那位先生似乎也体会到了张海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就回到:“世上的事,没有十全十美的。家教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出一个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完人。就算是世上的完人乃至圣人,也不可能从品德到自律与能力各个方面都很优秀。对于继承大业的人来说,能够自律、能够尊重长辈并且继承长辈遗志。能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有所坚韧。就已经是上上之选了。其他的,自然要靠继承者在实践中领域,不能强求。百工与艺人之类,培养继承者当然也不可能由着后代兴致来。有舍才有得的道理,当让子女很早就明白。”

张海觉得这位李先生的话都很有道理,但是也没有打算全然信之,也询问了另外几个人。在家教方面的看法都是一样:继承大望的子女,应该自幼而上下齐心且以身做责的严格管教,这样儿都不能成材成人,那就是习性过于顽劣,运气不好。

回想起当年自己的一些做法,张海甚至开始有些庆幸,庆幸柳香给自己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儿。女孩儿天然比男性顽劣的概率小,也更听话。所以自己当初的一些错误做法没有引起恶果。要是一个男孩儿这样教育,张海感觉小慧兰那样的女子也就罢了,若是男子,成为一个无所敬畏的纨绔的可能性极大。不由的心有余悸。在请这些人专门着作一本有关于家教指南的同时,也把这些感悟和看法同李千兰讲。李千兰没有想到张海一回来就对自己的事情这么上心。

不过张海却从李千兰的神态中看到了一丝疲惫与无奈,思索片刻也大致明白了这是为什么。

“现在整个西院每天大概有多少奏报要处理?”张海忽然询问道。

李千兰对于这些问题当然心中十分有数,详细的回答道:“最多的时候每天五千三百件,最少的时候每天只有两千一百件,上个月平均约三千七百件。一年以来共处理奏报一百一十五万件。平均起来约三千二百件;比起西征前少了军中的那些奏报,已是显得轻松多了。我估计今年春节过去之后,不再会有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那样忙碌了。西征有关的奏报应该是占到了大头。。。。”

张海说道:“西征的大军归来之后,我们虽然也并不能马放南山,但是军中的一些事情也无需向过去那样事无具细了,有关西域的事物也是如此。就是平均每天的奏报只有千余件,那也几乎相当于过去至少十个勤政的君王了,已经足够了。我想要是那样的话,千兰你应该就会有更多的事情闲暇下来了吧?我听李先生说过。身在宫中之人成材的几率低,往往依赖于十中选一以量取胜。自幼就缺少来自亲情的真正关爱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