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我在合作社那边刚好还差个帮手,你要是想来,到时候我跟支书说一声,把你调到合作社来帮忙,工分和下地干活的人领一样的,每个月还有额外份的布票和油票,你觉得怎么样?”
安溪眼睛亮了几分,去合作社帮忙可比待在食堂轻松多了,而且领的工分不少反多,要知道下地干重活的人每天能领十二个工分,在食堂帮忙却只有八个。
她忙点头,脸上笑容止不住溢出来,整个人看着都轻松了很多。
黄义看小知青开心,心里也高兴,能帮上点忙,他心里背的包袱也能轻一点。
送走黄医生,安溪蹲在院子里把自己脏衣服洗了。江小梅和她一起,因为她年纪小,大家都是下地收稻谷多赚点工分,只有她在食堂工作,最轻松,所以全家人的衣服都是她洗。
刚刚江家大嫂又扔了几件衣服在洗澡盆里,江家统共四子女,大女儿出嫁了,二儿子也就是江家大哥早就娶了媳妇,连儿子都三岁了,再就是二十一岁的江潮和十四岁的江小梅。
安溪碰见过江家大嫂几回,三角眼,马脸,是个很刻薄的女人,说话总带刺,像谁都欠了她钱似的。姑嫂二人关系不好,这是江小梅亲口对她抱怨的。她也只能笑笑,别人的家事她不好评价什么。
那一盆的水,因为脏衣服而浑黄,成了一滩泥水。江小梅早就习以为常,丝毫没有不耐烦,边搓着衣服,边笑嘻嘻地和她说话。
把自己两三件衣服洗完,江小梅那里仍旧像见不到底一样。安溪把衣服晾在晾衣杆上,水滴顺着衣服落在地上。
“安溪姐,你洗完了先去休息”,江小梅用滴着水的手抹了一把额头,头也不回地说着。
安溪咬着唇,怎么也狠不下心肠留着小姑娘一个人。
“安溪姐,你别弄,我自己能成”,江小梅作势要拦着安溪,被她躲了过去,衣服在手上搓着。
“四只手怎么也比两只手快,你听话,我们快点洗完,一起睡。再说我也不能白睡你家,总得做点事情,不然成什么样子。”
“安溪姐,你们那里人都像你这么好吗?等我长大了,我也想去北京。看看首都到底长什么样子?”江小梅眼中带着少女的幻想色彩。
安溪手顿了一下,她也想回北京。只是现在必须在三水村苦熬着。今年是一九七五年,她记得恢复高考是在一九七七年冬天。这样一算,还有两年时间给她准备,只要能考上大学,她就能离开这里。对于回二十一世纪,她已经不抱期望,但至少能回这个时代的北京也好。那以后,不管是江潮还是江翠翠都与她无关。
安溪心中默默下着决心,这个大学她势必要考上。
第二天,安溪照常去了食堂工作了一天。有了前一天的适应,做起事来也能得心应手。直到第三天,她才被调到了医疗合作社。是一间四四方方的平房,不算大,里面放了一张木板床,黄义平时就在这张床上休息。他和安溪一样,算是村里的外来人,不过和她又有不一样的地方,他娶的媳妇是本村人,所以算是半个三水村人。
合作社很冷清,基本没什么工作,村里人一般管医疗合作社叫卫生所,顺口。里面摆了一个药柜,药柜上也是三三两两放了几个白色药瓶,白色外壳有些发黄,一看就是放了很久。
安溪的工作就是整理这些药物,她把册子拿出来,对着册子整理了一遍,基本上就是治疗头疼脑热的处方药,有几管青霉素,特效药几乎没有。村里人基本也不上来,大病卫生所治不了,小病熬一熬就过去,犯不着花冤枉钱,这就使得卫生所位置有些尴尬。
整理那几瓶药花不了多少时间,之后安溪就闲了下来。开始照着抄印在脑子的药方,医书上的药方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所以很大一部分都是古文。
黄义看着安溪写了半天,他有初中学历,这些字单个拆开他都认识,但合在一起大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哪怕那本本草纲目,有好多他都是一知半解,好多地方更是云里雾里。
他腆着脸,不大好意思问道:“安溪,这方子你能不能跟我解释解释。”
安溪笔下字不停,“黄医生,待会我在后面写上白话的翻译,你估计就能看懂了”
这天下午,罕见卫生所来了个人。安溪看着来人,忙把手上正在写的稿纸塞在抽屉里。
“婶子有事吗?”安溪问道。
“没事,安溪丫头你忙,我就想问一问我家六子那病咋整。你说孩子咋就得了这么个糟心病,只要一想到这倒霉事,我就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心里像是闹了灾似的,总不踏实。”
安溪低头好笑着,“婶子,我理解你的心情,但这事急不来,治病得用药,现在也没有现成的药,我得上八点山找几天才行。”
“那好办,你说要用什么药,我让孩子爸上山找。”大婶急迫的凑到安溪跟前。那怕是几天工分不要,也得赶紧把孩子这事弄好了才行。
安溪把大婶安抚下来,轻声细语说:“婶子,治病不是儿戏,找药材是个精细活,只能我自己去。有些药材看着相似,但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不同年份的药材成效也不一样。如果用错药是会出人命的。”
安溪说地全是实话,大婶一听会出人命,吓得赶紧摆手,“咱不急,你慢慢找,仔细地找。你要是有用地婶子的地方,尽管吩咐,哪怕上刀山下油锅婶子半点不会含糊。”
好说坏说把大嫂送走以后,这事她自己也在记着,不仅是为六子找药,也能找点其他的药材晒干送到县里收购部去,给自己存点积蓄。两年后,如果考上大学,需要用钱的地方估计不会少。
第6章
她来的时候,秋收就差不多进入尾声,一年最忙碌的时节总算过去。这些天,上山采药的行程一直无法推进。八点山那一片山脉连绵起伏,纵横千里,不熟悉路的人很容易在山中迷失方向。而且山路难走,许多地方连路都没有,如果要上去,靠她一个人根本就是异想天开。
“让江潮陪你去,八点山这小子熟,有他带路我放心”,安溪只是稍微和支书提了这件事,支书想也没想,拍板就定了下来。
安溪本意确实是想让老支书找个人带她上去。她也知道不太容易,毕竟要让人放弃一天的工分陪她上山,的确有些为难人。工分不比其他,直接跟人嘴上口粮挂勾,这年头吃饭比天大。她原本是计划用自己的工分补给陪她上山那人,她在卫生所的工分能抵得上一个青壮年下地干活所得,所以她想着对方怎么也不会吃亏。
只是她刚提了一个开头,连补工分的事都还没说,支书立马就给她找了个人出来。说到底,支书是真心想为村子里的乡亲谋福利,不然哪家肯放着家里的壮劳力不干活,跑去采药,那一天的工分可不少。
她知道支书一片好意,但这人怎么也不应该是作为男主的江潮,“支书,江潮是生产队队长,队里缺了他怕是不行吧!要不,您随便找个人跟我上山都成。我可以把我当天的工分让出来,弥补损失。”
安溪殷殷地看着支书,希望他能改变主意,哪想支书摆摆手,“江潮那小子又不是天王老子,没了他,生产队还干不下去了不成。你一个小姑娘家的,那点工分还要你来补成什么样子。这事你别惦记,好好把药采下来,说不定咱们村以后还要托你的福呢!”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安溪也不好继续推辞,不然就有些不识抬举了。只是说到底,对江潮,她心里总觉得有些别扭。
安溪走后,支书把江潮单独叫到里屋。别看在安溪面前,他话说地笃定,仿佛他话音一落,事情就定了模。其实这事他心里还是虚的,怎么着也得先跟江潮商量着,最终是否上山的决定权也取决于江潮。
说到底,江潮不比家里老大听话。这小子从小就是个主意大的,脾气倔地跟头牛似的。他要是不愿意,你就是说破天也没用。相反一旦认定下来的事情,绝对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江潮小时候,两父子没少闹矛盾。现在小子长大了,比小时候精明多了,会讲道理了,他的好手段就是让你有理也变成没理。
“江潮,我跟小知青说好了,明天你陪她上山。”
“生产队的工作怎么办”,江潮眼睛往下敛,似乎是对支书的自作主张很不满。
支书一噎,知道这小子不好打发,早知道就不该把话说地那么满。要是他真不想去,他也只好临时去找别人,总不能真让小姑娘失望。他江大友这么多年,还真没干过这样的混账事。
“你就说去还是不去吧,不去我就找其他人了,反正我听人小知青话里那意思,也不大想让你跟着去”,老爷子摆摆手,懒地跟他绕,不然两个人怕有的掰扯。
江潮抬头,把视线拉高,手指点了点桌面,似乎真得在权衡着支书的提议,最后他中指往桌面上一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