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爷也是唏嘘,“想想太子哥经管着刑部和户部都多少年了,说撤就撤,一点征兆也没有。”
四爷却不奇怪,“你怎么不说这两部捏在一个人手里有多不妥。早前那是皇上信重,如今这样,也不过是有多信重就有多失望。”还有就是,阿哥们一个个成年了,能耐渐显,再不是太子和直郡王的黄金时期了。看吧,这才刚开始呢,且有的斗。
十三爷听了直点头,“可不是呢。不过四哥,你真撂了太子那儿的差了?”就算听太子亲口说了,他还是不太相信。这放眼望去,没差事的阿哥一抓一大把,谁不是削尖了脑袋往上冲,表现好了才能挣来郡王亲王的爵位不是。没道理还往回缩的。
四爷停下来,看着十三爷不答反说,“四哥也给你一句忠告,不管你在做什么,永远把皇阿玛和朝廷放在第一位。”
十三爷信誓旦旦道:“放心吧四哥,我胤祥断不会做出对不起皇阿玛对不起朝廷的事。”
四爷对比不置可否,只是觉得十三如今还没经历过什么挫折,做事侠义又耿直,被太子拖累不过是早晚的事。
但是又不能一味的诋毁太子,有些事还是要经历了才会成长。
所以在太子这件事上,四爷也只能让十三自求多福。
等进入腊月的时候,萧歆怀孕的事才被传开。
各家的反应那可真是热闹了。
大福晋和三福晋几个都是生过嫡子的,心里更多的还是羡慕四福晋都过了这么些年还能有幸怀上。
而至今也无所出的太子妃和八福晋可就不愉快了。
听着太子在那碎碎念,她就掉泪,太子也是烦的紧,索性的连她也数落上了,“你说你除了哭哭啼啼的还会干嘛,我这些年是冷过你了还是亏过你了,连个儿子也生不出来。”真是越想越憋屈,这下可把老四给能耐了。
太子妃抽泣道:“你还有良心没有,是我不会生吗?要不是那个女人害得我,何至于现在连怀个孩子都难。你只会眼红别人,但凡自己少招惹些女人回来,我能被气成那样,也不会滑了一次胎就再也怀不上。”
太子虽然觉得有愧,可这在气头上,哪里会有好话,一把拂了茶杯,“还有完没完了,一天到晚的就知道掰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看你就晦气。”甩手直接走人了。
身后徒留太子妃一个哭的不能自已。
八爷夫妻俩坐着也是满满的感慨。
八爷道:“四哥生来就是个有福气的,这些年露脸的事也是没少干,如今倒是越发得意了。”
第18章
八福晋知道八爷嘴上不说什么,心里肯定是羡慕的,这便握住他的手,“要不还是先让别个生吧。”她现在是真想替八爷生个一儿半女,可谁知道历史真的是有它不可逆之处。不管郭络罗氏是什么原因不能生育,起码她曾经是有过孩子的。
至于四福晋乌拉那拉氏为什么又怀上孩子了,她也是很不得其解。按理说四福晋只生过一个嫡长子,还是养不大的。如今这错乱的,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打乱了其他人原有的命数。
如今这样说,也不过是以退为进。她知道八爷现在暂时也不会让别人生,一来这府里有身份的女人就她一个,但凡有个侧福晋,八爷估计就不会再这么坚持了。
二来他当初可是许下诺言的,虽然男人的诺言都不可信,但八福晋知道,在不到一定的时候,八爷是轻易不会自毁人设。
八爷不知道八福晋在琢磨什么,反握着她的手放到嘴边亲了亲,“何必要说这样的话来试探,咱们都还年轻,来日方长。”
八福晋就笑了,看吧,八爷他就是不会自毁长城。
不过八福晋还是在心里暗做了打算,嘴上却说:“户部看着虽然好,可太子管了这么多年,亏空肯定是少不了的,爷还需得谨慎些才是,可别给他人背黑锅了还不知道。”
八爷道:“如今刚刚接手,贸然去查难免太不给人留情面了,等过了年,找个时机再好好来对账销账不迟。”只是这样一来,可就真和太子站在了对立面,有时候想想,还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八爷的处事圆滑,八福晋从来就不担心他处理不好这里面的事。反而因为贤良祠的工程接近尾声,又给八爷出了个主意,“爷之前说那位年家老二投到了四爷门下,我这里倒是有个主意可以让他甚至他们年家都对爷感激不尽。”
八爷挑眉,他觉得自家福晋如果是个男人,并且还是自己的对手话,那他光想着怎么防就已经够呛了,再别想能做别事。
八爷虽然心潮澎湃,面上却是云淡风轻的,他吃着茶,边洗耳恭听。
八福晋道:“年家祖上也是跟着世祖爷一起打江山的,以年遐龄的为人,他断然是不会去做那些争强好胜的事,爷大可把这事跟皇上提了,要是年家先祖入了贤良祠,就算年遐龄清高不领情,他的儿子肯定也是会来事儿的。咱们先不说能不能挖了四哥的墙角,就是以此来让四哥对年羹尧生了嫌隙那也是好的。”在八福晋的认知里,四爷之所以成事,主要靠的不就是年羹尧和隆科多。所以要么拉拢,要么废了也不能为四爷所用。
八爷捧着茶碗的手指在碗沿来回摩挲着,心里慢慢衡量了起来。譬如皇上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自己是有意讨好拉拢年遐龄。再有这年羹尧是否真像福晋说的那样是个能堪大用的,别到头来只是个嘴把式,可真就是白瞎了。
是以八爷特意做了一番安排,去了一趟通州码头,为的是去送一位致仕的翰林掌院。
并且很巧的在那里碰到了回京述职的年羹尧。
八爷的人把年羹尧请进茶棚,一路走来,八爷就在打量。这人要从外在来看,还真不像其父兄,一肚子学问,满满的文人气息。这简直就是个粗犷的行军大汉,要不是那双招子黑亮黑亮的,增添了几分精明劲儿,谁又能想到,他还是个进士出身,笔墨功夫也是有的人。
年羹尧虽然不在京城当官,可官场上那些事儿他也是从小就耳濡目染的,最是深谙其道。
要说堂堂一个贝勒爷在寒冬腊月天里跑来送个名不见经传的翰林掌院,他才不信。
他甚至不用琢磨就可以肯定,这位八贝勒爷就是冲着自己来的。
然而看破不说破的道理他还是懂的,这便给八爷见了礼,顺便赞扬了一番八爷贤能的话。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八爷再是没想到他四哥手下还会有这等处事圆滑的人。能与他投契的不是正直死板就是清高自负,这么一个另类的反倒显得清奇了。
八爷也不跟年羹尧多说什么,请他吃了杯热茶暖身子,就先回去了。
第二天上朝前八爷就先递了个折子上去。没一会儿就被康熙叫进了养心殿。
康熙正在用早饭,指着旁边的位置,“坐下陪朕一块用膳。”边说,“你的条陈朕看了,说说,怎么突然想起举荐年家人入贤良祠的。”
八爷才要站起来回话,就被康熙叫坐了回去。他说:“年家虽然说是包衣出身,可年遐龄这些年为朝廷办的那些差事也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年家祖上为大清做出的贡献也不比满族亲贵小,若是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给予抬举,也可以让那些正在当差的奴才一个标榜,好让他们知道只要是好好替皇上为朝廷把差事办的好了,皇上自然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当然,这么明着举荐四爷的人,谁还能说他有私心。
康熙道:“难得你还有这份心。”
八爷想了想,觉得皇上或许心存顾虑,毕竟年家祖先是前朝遗臣。转念再想,觉得自己想多了,以皇上的胸襟还不至于如此,可是就周培公和姚启圣几个汉臣的下场来看……真是君心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