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战争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影响,历朝历代已经用种种事例说得很明白了。所以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军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即使掌管朝堂运行的文官轻视打压武将,但大秦每年岁入有六七成都用于养军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还只是承平年代,一旦打起仗来,投入只会更多,情况最严重时甚至可能翻倍。
由此也可以直观的看出军队的存在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所以李定宸表现出来重武轻文的倾向,虽然不得王霄的赞同,却颇有一部分朝臣认为没有问题。所以他之前以武备松弛为理由,要求彻查天下军队,同时进行整改,这要求内阁也通过了。
但也正因为这件事太重要,所以究竟该怎么处理,才一直争执不下。
而现在,问题还没解决,李定宸却忽然神来一笔,说要裁军,让诸位重臣如何不震惊?
饶是这两年来已经习惯了这位陛下行事,他们却始终还是摸不准他究竟在想些什么,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这样突然的扔下一个炸-弹,让所有人都吓一跳。
亏得这些朝中高官都没有心疾,否则早晚被他吓出个好歹来。
按理说,身为臣子,看到陛下如此任性,就该开口劝谏了。但李定宸行事从来出人预料,但却每每能自圆其说,被他锻炼了那么长时间,这些朝臣也多少懂得了一点门道,于是没有急着否定,而是打算先弄明白他的想法。
王霄在所有人的注目下,上前一步,开口道,“陛下,派往各地的御史尚未回来。”所以您也别总想一出是一出,好歹先把这前一件事解决了。
李定宸摆手,“没回来正好,就叫他们留在当地宣旨。”
这是……不查了?几位重臣面面相觑,都被这刚升起来的念头给惊住了。其中一部分皱眉担忧,另一部分却生出了别的心思。
要说军队糜烂成了这个样子,朝中什么都没察觉,那是不可能的。
朝廷是一棵大树,盘根错节,非常复杂。军队那边之所以能一手遮天,正是因为部阁高官之中有人为他们掩饰和撑腰。
这一回也是因为李定宸把动静闹得太大,而且看着竟是要对整个大秦的军队一起下手,阵势太吓人,下面的人反而没有遮掩,老老实实让御史查出来了。反正这么大的问题,就算对朝廷来说也十分枣手,一时必然难以处置。
但现在看来,皇帝有改注意的意思?
“陛下究竟是怎么想的?”最后是次相颜锦泉站出来问。
这种只有重臣参加的小朝会并没有那么正式,李定宸没有换大朝服,面前的桌上还搁着备用的茶水点心。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端起茶盏,用茶盖撇了一下浮沫,轻轻啜饮一口,才慢条斯理的道,“就以现在查出来的这些东西来看,诸卿以为当如何处置?”
众人沉默。
他们心里当然想过这个问题,但谁也不愿意在这个当口说出来,因为说了一旦被采纳就意味着要承担责任。
所以他们都在等皇帝的决定。
李定宸显然也知道这一点,他这样问,并不指望真的得到回答,因此面对这种沉默,也只轻轻哼笑了一声,盯着茶盏,神色淡淡地道,“朝廷这一回动静那么大,要说下头的军队没有听到风声,恐怕谁也不信。”
他的脸色陡然沉下来,如同寒冰深渊、暴雨将至,“但他们不惮于被朕知晓!”
有恃无恐!这就是各地驻军的现状。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大了,朝廷如果真的想处置,那么大秦一半的兵马都会陷入混乱之中,这是朝廷无法承担的,所以最大的可能,朝廷知道了他们的所作所为之后,非但不能动他们,还要反过来给他们补窟窿。
当然有秋后算账的时候,但眼下总算敷衍过去了,往后的局势如何,谁知道呢?
但李定宸却不打算按照他们的所想来进行。
军队里留下这样巨大的一个隐患,他这个当皇帝的绝对睡不安寝。因为这股力量只要联合起来,就有本事把这天下换一个模样,莫说是废立君王,万一被人煽动,就是让这天下换一个姓都不无可能。
他绝不能让事情发展到那个地步。
说完之后,他抬起头来,视线一一扫过众人,见他们均低着头,十分恭顺的模样,才随手将杯子往茶碟之中一搁,发出清脆的碰撞声,而后道,“还是先来说说裁军的事。”
虽然颜锦泉的那个问题仿佛被李定宸忽略了,但朝臣们已经从他这一番话之中听出他决心之坚定,所以这一次没人反对,甚至还有人拱手道,“臣等愿闻其详。”
“着各地驻军,报上相应裁撤之后所保留的数目,由各地巡查御史监察。”这句话李定宸说得很慢,语气也落得很重,“往后各地的驻军数目,便以今次报备为准。”
他说完之后略略停顿,似乎在等众人反应,片刻后又道,“另外,以后每年天元节,调一路驻军入京,演习庆贺。”
王霄是第一个听明白的,他抬起头来,看向端坐在上首的年轻帝王。
其实以臣子的身份,这样在御前抬头,直视天颜,是非常不符合礼仪的,让御史中丞看到,只怕明日又有弹劾的奏折送上来。但此刻,王霄没有任何退缩的意思,他那样平静的、直白的注视着眼前的人,像是第一次认识了他。
而后又在其他人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之际,慢慢低下头去,没有让任何人察觉到这短短一瞬的对视。
几位大臣反应过来之后,殿内立刻响起了低低的惊呼声与议论声。
李定宸说得简略含糊,但他们都听明白了。
其实还是在解决天下军备糜烂之事。
让各地驻军自己上报保留的人数,也就相当于是给了他们一次机会,愿意对此前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既往不咎。同时也相当于让他们主动将自己吃了多少空饷,军中实际上还剩下多少人这些情况汇报上来。
简直可以说是釜底抽薪之计,令人不得不叹服。
本来是一件无解之事,李定宸却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绝妙的解决方式。他将选择权交出去,看似朝廷忍气吞声,但却牢牢把握住了主动权:这个决定对各地驻军而言,是诱惑和风险并存的,势必会将隐隐有联合态势的各地驻军重新分化。
如果他们选择服从朝廷的命令,就等于将自己的罪证拱手送上,要承担秋后算账的风险。若拒绝朝廷的命令,或者谎报人数,往后被查出来,那朝廷也就有了处理他们的理由。并且处置了后面这一批人,同样是对选择正确者的警示与告诫。
再加上每年召一路军队入京演习,庆贺天子诞辰的决定,可以说将后患也解除了。——到了京城,军队究竟有多少人自是一目了然。而想要以老弱病残充人数的做法也不可能奏效。
而且,入京演习同样也是对各地驻军的一种保证,既然还有后续,那么秋后算账的可能就降到了最低。何况整个大秦除了四京之外,分为十三路,这入京演习且得慢慢排,就是秋后算账也没那么快。
可以说,小皇帝是自己退了一步,从而将整件事情都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几位重臣被召集过来时,本以为因此事而辍朝的小皇帝必定暴怒不已,谁能想到短短时间内他已经想到了解决之法?也不知道这半天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他开了窍。
李定宸留下了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讨论,等到殿内的声音低下去,才开口问,“诸卿以为如何?”
这些大臣还能说什么?只能心悦诚服的说一句,“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