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节(2 / 2)

三子点点头, “自己出钱买粮赈灾,以工代赈雇工人修城墙,造路与其他县互通有无,确实是一个好官。”

想到李文柏到任之后的所作所为, 施五也不禁有些感慨,“是啊,确实是一个好官。可惜啊,好官,是注定容不下我们这些乡绅的。”

三子这回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若有所思。

“罢了,前庭那边的回信,应该明后天就送到了。一切,就看我那个老丈人的安排吧!”

****

伴随着马匹的嘶鸣声与马蹄声,一驾马车在一处残破的城墙边上停下。

“少主,咱们到了。”李成松开缰绳,取出一个小木凳,放在马车旁。

李文柏走下马车,望了一眼残破的城墙。

只见城墙上架满了竹梯和木台,上百个工人站在高高的竹梯和木台上,将烧铸好的青砖,堆砌在残破的城墙上。而地面上,更是有数百个工人,或是推着装有石砖或废石的板车,或是拿着锤子凿子,在边上敲敲打打,好不热闹。

不远处,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汉,和妇孺,则是做着诸如烧茶递水,做饭煮粥,或者扫雪堆柴之类的后勤工作。

一切井然有序,有条不紊。李文柏看在眼里,暗自点了点头。这就是他要的效果。

“县尊您回来了!”

不远处,眼尖看到李文柏的蒋勇小跑过来。作为工人营地管理的负责人,他可以说是李文柏那一套施工计划的施行者。他也是亲眼见到了工人们在这套施工计划之下,争先恐后的积极性。

他本来还对李文柏这个小小年纪的知县有些不屑,现在见识到了李文柏的本事,渐渐收起了傲慢,再也不敢轻视。

“嗯,”李文柏点点头,“我离开的这两日,几处工地都还好吗?”

其实这些问题,他已经问过李成了。但毕竟李成和蒋勇管的地方不同,出于谨慎考虑,他还是要问清楚才放心。

蒋勇答道:“回县尊的话,几处工地都还好,工人们干活儿也很卖力。说起来……还多亏了大人的施工计划。”

“哦,是吗?”李文柏淡然一笑。

这点是在他意料之中的。那个施工计划,可是他根据前世的上六休一的上班制度,结合关中军治军的军纪,改版而来的,用在这些普通民工上,是再适合不过了。

他给了这些工人充分的休息时间,还提供食宿,这些工人必然对他感恩戴德。而连坐的制度,则会激发工人的集体荣誉感,以进度考核的结果实行赏罚,更是激发了工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这项施工计划,是把工人当人看的计划。他把工人当人看,工人就把他当神敬仰!

这就是古代农民的思想,朴素,且直接。

“那依照蒋县尉看,这东南两处的城墙和道路的修筑,能在三个月内完成吗?”

东南两处的城墙,面向大齐,遭受的破坏较少,更多的是年久失修的问题,工程量相对较少。这也是李文柏将东南两处的城墙和道路交给蒋勇的原因。

而负责西北两处城墙与道理的李成,已经明确告知,三个月的时间,足够完成修缮和造路工作。

“县尊放心,三个月,足矣。”蒋勇笑道。

对于蒋勇而言,修城墙和造路,对他对施五都有好处,他没理由轻视怠慢。正所谓“流水的知县,铁打的老爷”,像李文柏这样的知县,最多几年便会调任别处。而他蒋勇和施五等人,是世世代代住在这交合县的。交合县的城墙越坚固,道路越平躺,对谁更有好处,傻子都知道。

李文柏何尝不清楚蒋勇的心思,不过既然蒋勇肯卖力做好本分的事,那他也乐得如此。

在告别了蒋勇之后,李文柏转身向马车走去。

接连数日的车马劳顿,他已经有些筋疲力尽了。

这时,贴身保护李文柏的李二突然站了出来,拦在了他的身后,“大人小心!”

李文柏疑惑转头,只见眼前数不尽的男女老幼,慢慢向他走来,黑压压的一片人,他们大多瘦骨如柴,皮肤发黄,脸上满是岁月留下的风刀霜剑的痕迹。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文柏的身上。

“退下。”

李文柏轻轻拍了拍李二的肩膀,示意他站到一边。

李二本来也是担心李文柏安慰,一时情急才站了出来,现在仔细观察了一番,才顿觉自己多疑了。

百姓又怎么会对大人动手?

李二退到一边后,黑压压的人群又向前挪动了几步,一直到距离李文柏两丈远的地方,才停下来。

然后,轰隆隆的声音响起。

所有人跪了下来。

“小的们,谢青天大老爷!”

“小的们,谢青天大老爷!”

“小的们,谢青天大老爷!”

所有人,近乎异口同声。这些人面黄肌瘦,平日里说话都不敢大声,但这三句感谢,却响彻天地之间。

李文柏站在近千人面前,静静看着一双双饱含苦难、却异常明亮的眼睛,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感动。或许来到交合县,所做的一切,都来源于他的本心。他不求什么造福大众,只为了不愧对自己的良心。

眼前的这一幕,他从来没想过,更不敢奢望。

但这一刻,他突然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最大的回报,就是穷苦黎明百姓的真挚感谢。

他想到了自己初到大齐的那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