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节(1 / 2)

但是,也只有尉迟义心里清楚,五百火枪骑兵,根本就无法将粮草全部护住。

二十万人,按照每人每天吃八两的水平来计算,每天所需要消耗的粮食就是十六万斤之多,这里还不算骡马要吃的草料和那些运粮的厢兵的消耗。

如果将斤换成石的话,就是一千七百多石,按如今的运粮车,一车最多可以装三石粮,那就是五百八十辆车,再加上草料和其他的物资,随便一个运输队最少也需要七百辆车以上。运粮草的厢兵部队,如今也要五倍于车马的数量,最少也要三千五百人运输,再加上护卫的队伍,五千人是最低的配制。

以五百火枪骑兵,来掩护五千人,七百多辆车马的运输队,显然太吃力了。

不过,自从火枪骑兵参与了运粮队之后,虽然粮草还是有被契丹轻骑烧毁的现象出现,但是总能有大部分的存留,这对于尉迟义来说,已然感到满意了。

为了打击契丹人的轻骑扰粮队,尉迟义不得不加大火枪骑兵的编队,只是虽然他又有了三千条火枪,但是要想组建火枪骑兵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单单是在奔跑的马上给火枪装填弹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是经过了几轮矬子里拔将军的挑选,他才又从骑兵中又挑选出了五百人,与王小山的那五百火枪骑兵一起,组建成了一支一千人以火枪骑兵队伍。当时也将王小山提拔为了火枪骑兵统领,成为了正六品的昭武校尉。

至于另外的两千五百条火枪,尉迟义只能组建步战的火枪兵,相对来说,不骑马的火枪兵,组建起来要容易得多了。

便是有一千人的火枪骑兵,对于护粮这个任务来说,还是有些力不从心。为了确保自己的后方运输绝对安全,无奈何之下,尉迟义采用了递进式运输的方法来进行,也就是从涿州往燕京城下的军营之间的一百里地,设了三个兵站,每三十里地一个,以火枪兵为主进行驻守,同时也将二千五百火枪兵分成三部分,与王小山的火枪骑兵相配合着,一站一站地将运粮队安全地护送到兵营中。

当然,王小山的火枪骑兵可是全程陪着运粮队走到底。

他发现这些火枪兵在攻城的时候,并没有多大的用处,也只是在守城时可以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是如今他是在攻,而不是在守城。

所以,尉迟义最终决定,把这些火枪兵全数得投入到护送运粮队的任务中。

以火枪兵来阻击如狂风呼啸一般刮过来的契丹轻骑兵,是最理想的解决方法。

就算是在离开了兵站之后,一旦发现有契丹轻骑过来,那么所有的车队马上将所有的大车结成几个环形阵地,将马匹和人员围在当中,火枪兵在阵中对冲过来的契丹骑兵进行射杀,同时王小山的火枪骑兵在外围进行游击,如此一来,那些契丹骑兵就算是冲到了车仗之前,举起火把来也烧不了几辆车,就会被车环阵地中的火枪兵打死。

想一想,这个方法还是当初许云起教他破契丹铁骑时,所用过的办法。

这种战术果然很有成效,几次下来,契丹轻骑兵死伤无数,而他们的运粮队损失却大大地减少了。

但是,对于尉迟义来说,就算是解绝了后顾之忧,久攻之下,燕京城依然无法得手,却也是一件令他头痛的事情,他知道,时间拖得越长,对他就越是不利。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395章 对峙(五)

第395章 对峙(五)

而此时,困守在燕京城的齐增,何尝又不是处在水火的煎熬之中呢?

尉迟义领着二十万大军进围燕京城,按说这些兵力并不多,想当初大楚开国之初,就曾出动过五十万大军攻打燕京城,那个时候耶律休达还是一个毛头的小伙子,却也因为在那一战中,斩杀了五员大楚名将,从而奠定了他在契丹军中的地位。

那一次的五十万楚军,由于东西两路协调问题出现了差池,燕京城中只有十万契丹兵,契丹人从中京千里驰援,合兵也是二十万,与从云中过来的十万契丹兵,两面夹击,击败了从蔚州过来的西路大军,然后三十万人合兵再迎战此时才刚刚赶到燕京城下的东路大军。

原本占尽了兵力之优的楚军,就这样被契丹人分头击破,败下阵来。

自此以后,楚军再没有能够北上过燕京,在和契丹人的对峙之中,一直处在守势。直到尉迟义横空出世,这种弱势才被打破。

而这一次,尉迟我义的兵马与上一次相比,还不到上一次的一半,但是却是对燕京威胁最大的一次。

因为此时,燕京的主要兵力,都被狂妄自大的耶律休达消耗在了大名城下,齐增带着败兵一路逃回燕京城,所收容的兵马还不到十万,倒是从中京临潢府过来的十万援军,被尉迟义事先安排下的六万人,挡在了亮马河边,无法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