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的就可以,少醋少辣。”
“等着,很快就好。”
杏花婶子现在每天都会出门摆摊,比起在村子里摆弄那点地,现在每月她能赚不少钱,生意好的时候能赚个四五百,差的时候也能赚上小两百块,毕竟家里还有两个儿子没房子结婚呢,大儿子在县城里买了房子,其他两个儿子自然也不能回村子里。
“小花,你听说了没,东边的两个挨着很近的村子,好像要搬迁了。”
这个宋星辰是知道的,她要的地,那两个村子就在其中,“知道,那块地是我买的。”
摊位上的其他三四个人听到后,都暗搓搓的看过来。
瞧见宋星辰模样和身段儿都好,关键说话一股子软绵慵懒的调调,听的人耳朵里和心底都酥酥麻麻的,这样的姑娘,条件差的人家可培养不出来。
“你买地干啥?”杏花婶子不免好奇,她对宋家的事情知道的还是不少的,好歹两家走动的也格外频繁,“之前不是买了一大块地吗?”
“咱们县里的医疗设施很落后,我想着再买块地,盖一座私立医院,至少遇到大病的时候,不用往市里奔波。”
“……这是好事儿啊。”杏花婶子愣了好久,才因为饺子成熟,而回过神来,“啥时候开始盖?”
“要等那两个村子的村民搬迁了之后才能施工。”
“那些村民要搬到哪里去?还能种地不?”
“能种,我们只要他们村子里的地,农耕地不动。”宋星辰看到端上来的酸汤水饺,结果杏花婶子递来的筷子和勺子,吹气喝了一口汤,“另外找地方给他们重新盖新房。”
不只是杏花婶儿,在场的人都不免嘀咕起来。
“小花,和婶子说说,新房子是啥样的?”
看到对方那好奇的眼神,宋星辰笑道:“就是楼房,两个村子合并到一个住宅区里,按照自家房屋的大小分配房子。你想要大点的,超出的面积可以花钱买,想要小点的,上面会按照房屋多余的面积给你补贴,不想住在村子里的,房子还可以卖给村子里的其他人。”
“天哪,楼房啊。”杏花婶子实名羡慕了,“咱们下河村呢,啥时候能盖楼?”
“这个还不好说。”想来是不会太久的,如今拆除房屋进行改建,可没有给你高昂的拆迁款一说,就是以面积换面积,当然是庭院面积不算。
不过即便如此,也还是会为他们留出存放农用器具的地方,不然吃亏的买卖谁做?
现在这个时代,规划还是很容易的,只要不让他们吃亏,他们都愿意住进干净明亮的楼房里,村子里现在盖一座房子,本身就花不了多少钱,无非就是买些砖瓦水泥的,一村子里的人都能上手帮忙,最后也就是给象征性的包个红包,请吃几顿饭就可以。
苏省是贫困省,全国经济水平中下游,没有大西北的游牧和瓜果,更没有东南省份的地理优势,有个面积不算小的省,显得格外尴尬。
省里如此,下面的县市就更不用说了,自然比不得一二线城市的拆迁水准。
而且现在国内经济刚刚萌芽,很多人都拼了命的向往城市里面扎根,扎根难,但是现在有机会住进楼房里,他们的兴奋之情就足够不去计较额外的金钱了。
毕竟新房的平面图放在你眼前,十几栋楼整整齐齐的摆在哪里,有地下室,有居民仓库,有给人停车的地方,还有小花园,关键是还给你安装自来水和室内卫生间,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总比大冬天的蹲茅坑要来的好吧,万一是上大号,刚脱下裤子不到三秒钟,就能把你的屁股冻的发麻。
拆迁村子里的年轻人兴奋,刚结婚的更是如此,老年人也不遑多让。
他们在农村里辛苦了大半辈子,临老了还能住上楼房,这可是城里人的待遇。
就连县城里都没有住上楼房呢,他们可是整个向阳县的第一家。
心里的骄傲别提多膨胀了!
房屋的丈量工作已经结束了,有些没分家的不免后悔,可是要说吃亏,还真算不上。
要是家里条件好,早就给结婚的孩子们分家了,也不用住在一套房子里。
就算能借钱盖房子,日后还是得撅着屁股干活还给人家,还不如慢慢存钱再买房子呢。
现在农村的房子有小的,最小也是三间,起码也有五六十平,一对老人住着也没问题。
面积大点的是八间,大概有一百七八十平,完全可以要上两套中等的,家里两个儿子也是够住的,或者要三套稍微小点的,那也没问题。
以面积换面积,很大程度的杜绝了一些后续的麻烦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