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做法可称为桑基鱼塘。」宋菽说。这种做法可是利用自然生态致富的经典案例,即使是现代,也有许许多多的农村在用。
「这听起来,似乎真是个法子。」安静了许久,在这群人中年岁较长的陈老伯终於说了句话。
「可这鱼塘的淤泥为何能肥田?」有人问。
「这鱼吃了东西总要排泄不是,就跟用那粪肥一个道理。」宋菽说。
村民们恍然称是。
宋菽说的这法子他们太陌生,一时半会儿谁也拿不定主意。可除此之外,他们又有什么好主意呢?一群桑蚕户要种地,哪有那么简单。
「这桑基鱼塘之事大伙可好好想想,另外,那砍下的桑树可否卖於我?」宋菽问。他打量田边堆着的那些树好久了,这桑树是硬木,可用来做代耕架,也可做家俱。他买下褚老的宅子后,找了工人重新规划,最近宋河和程二娘常在那里盯着,那图纸他也找严卓看过,做了些调整,不日便可完工。
完工后便是软装,这桌椅和各种橱柜必不能少,要用木料的地方多着呢,他那儿刚进了一批木材晾着,这些弄回去处理一下一起晾,他也就不用再去别处买了。
「真的?那感情好!」
「那桑基鱼塘之事,我看也不用想了,宋四郎的名声咱们大伙儿都知道,他做的事有哪样不成的?」有人说,那人也常去相河村,对宋菽的事迹可谓如数家珍。
有人立刻响应了,有人却还在犹豫。
最后,宋菽以非常划算的价钱买到了一批桑木,说好了明天派人来取。又有决定了做桑基鱼塘的村民围过来询问。宋菽在省台跟纪录片时了解过一些,还在电脑里做了笔记,这会儿都调了出来,一边在脑海里翻查资料,一边跟乡亲们讲解。
从桑园村回去时,他们会路过大涂县城,便顺带去了趟原本的褚宅。
他们到时,太阳已经快下山了,工人们陆续下工,宋河和程二娘还有些功夫要收拾,宋菽便带着宋阿南去瞧这些天的成果。
褚宅一共三进院子,从如意门进来,紧临着的是一排倒座房。
宋菽打算把这里打通,做成半露天的长廊,放上桌椅瓜子和茶水,共等候的客人们使用。
从二门进去,便是第二进院子,也就是之前褚老带宋菽来的花园了。宋菽将里头的水景扩大,把正房改造成了半露天式的,与水景相连,东西厢的门参考了日式建筑的移门,能完全打开,无遮挡地欣赏园中风景。那缓坡上原本种着的藤蔓植物被宋菽移去了自家田里,这里将换上更鲜艳的观赏花卉。
穿过舫后的小门便是最后一进园子,这里有一排后罩房和一扇供仆从出入的角门。
酒楼的灶间和切配室便要设在这里,这底下挖了一个地窖做储藏之用,另外还会有一间专供休憩的房间,宋菽打算放上一组上下铺,今后来这儿打理生意,晚了便可直接睡下。
宋阿南是第一次来这,宋菽带着他一行走一行说,他没发表任何意见,宋菽也习惯了。
「里头那最大的厅状似船头,我给它起名捞月舫,东西厢分别叫满月阁和新月阁。你看好不好?」等到全部参观完,宋菽问他。
宋阿南不置可否,转头又打量了一遍灶间,问:「卖火锅?」
自从上次提出宰杨剑那主意,宋菽对宋阿南的期待可谓越来越大,原本以为他能再提出些建设性的东西,没想到……
「我说,除了吃以外,你还有别的意见么?」
*
「这是什么?」
「告示,宋记……火……锅店?」
「火锅是什么?」
「不知啊。这不是褚老的宅子么,咱还来学过炒菜呢。」
「褚老早搬走了,那宅子……似乎是卖给宋四郎了。」
清晨,南大街的一角,贴了张大纸,纸上字迹工整,右下角画了一轮红色的弯月,弯月上圆下尖,还长着一根翠绿的苗芽。
「宋四郎开了间酒楼!」
「在招工!」
消息不径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