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没有办法,在浪费也要印刷。
毕竟这是在传播更好的技术。
正统皇帝还希望能够借着这些课本,让自己的子民学会之后,给他制造出大炮来。
所以特事特办,浪费纸张也要印刷。
同时池旭还给兴隆商行提出了委托,希望他们能够在关外购买到印刷教材的设备以及油墨,
最好还能够获得造纸的技术。造纸的技术不涉及到军事实力,只要钱给得够,他觉得方浩应该是会卖出来的。
关於教育的试点,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现在肯定不能够推广到全国,尧国的国库支撑不起这样的举动。
说的不好听一点,现在尧国国库里面的金钱,还不如方浩所掌握的金钱。
虽然尧国总的物资来讲比关外要强出很多,可是人口有那么多,并没有太多盈余的。
方浩靠着先进的生产力,众多的耕地,不管是粮食还是商品,都能够保证他给那些学龄儿童提供免费的教学。
但是尧国没有那样的条件。
不要说不能推广到整个尧国,便是在京城区域推广,都没有那样的能力。
供应不起那么多的免费教学物资,同时也没有那么多老师来教。
甚至到目前为止,除了语文和品德这两门,其余的功课还没有任何一门有合格的老师——哪怕只是小学一年级的教学都没有。
教师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就算是有了学校,有了免费的食宿提供给学生,没有老师,也没有办法来进行教学。
所以他们最后的决定就是先在国子监找一批有兴趣学习这些东西的太学生来研究这个,弄出十来个学习班,经过半年时间的学习研究,再去做新式学校的老师。
所有愿意做老师的太学生,朝廷都供给俸禄,并且按照从九品的俸禄来给。
另外在学校方面,会在京城各个区域一共建设十所学校,可以免费让六到十六岁的少年儿童上学,但不是所有的都拥有那样的资格,必须要经过考核,天资聪颖者才能够入学。
在这期间学校会提供中午一顿饭——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他们将会面临招不到多少学生的窘境。
因为对很多人家来说,那个年龄段的小孩就可以做一些事情了,很多家庭没有能力让他们白白的读书不干活。
这样的条件只针对那些家庭贫困的,如果是有钱人家的子弟想要来读书,就需要缴纳每年十贯的学费。
十所学校之中,会有一所学校专门接纳那些有钱人家的子弟,他们虽然要交钱,但是也可以享受到最好的教学环境。
每所学校初定招收学生两百人,以后每年都招收一批。
第一批学生的招收,将会在过完年之后进行,那个时候,老师的队伍应该培养出来了。
——毕竟,他们现在只需要培养的是小学一年级的老师。
小学二年级的知识,这些老师可以一边教学一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