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1 / 2)

白湛来不及再去嘲讽,望着那副熟悉的画像道:“承亲王,皇后果然是天人之姿,可惜纸上瞧来终觉遗憾哪。说到那位东兴公主,如今是否还不曾被安置宫中?”

“的确,皇后似乎是把她忘了。”君越不疑有它。

“和亲公主流落长安孤苦无依,若是承亲王趁机去安抚一二,兴许这婚事便能成了……”白湛笑道。

君越为难:“如何能成?她是一国公主,本王……”

白湛笑开,压低声音似笑非笑道:“承亲王这可就太过谦虚了,昔日如何与露儿相好,今日便可如何对待那位东兴公主,女人嘛,哄起来都是一样的。”

“本王……”白湛不曾再挑得更明了,君越的脸已然拉不下来,他的一举一动从未逃过这位白家大公子的眼睛。

君越朝白湛拱了拱手,谢道:“多谢湛表兄指点,本王这便去了,露儿那边还请湛表兄莫要泄露,否则以露儿的脾性,本王是活不成了。”

白湛颔首,嘶哑着声音道:“我从来站在承亲王这一边,无论成事与否,还盼着承亲王能常来瞧瞧我这个废人。”

“湛表兄好生休息,本王怎会忘了湛表兄?”君越寒暄了一番,终究还是脚步不停地出了暗室。

君越走后,白湛环顾了一下幽闭的暗室,视线落在那副水墨未干的画上,唇角勾起一丝弧度。因他面容已毁,那笑竟似恶鬼般狰狞。

白湛缓缓地坐下,执起笔,一笔一画细细勾勒着画中女子的五官、墨发,白家大公子的笔墨从来如神,加之对那女子太过熟悉,由他添加的笔触,只令画中人越发栩栩如生。

“别急,小师妹,待二师兄好好地为你做一幅画,你猜猜大师兄若是瞧见了这画,他会不会疯?嗯?哈哈哈……有意思……真有意思……”

暗室里,只他一人自言自语,外头的下人以为他疯了,无人敢去打扰。

……

至十月下旬,百里柔在驿馆内已住了半月之久,始终不得宣召,倒是西秦承亲王那边来送过几次贺礼,也曾邀她同游长安城,百里柔一一婉拒。

陪嫁丫头岸芷不解:“公主,既然承亲王那边如此有心,公主为何不答应?与其在西秦孤苦无依,倒不如趁机有所依附。”

百里柔面色始终淡淡,眼波流转,让人一眼瞧去便心生怜惜,她摇了摇头,仍只看屋檐上的雪,比昨日更厚了些,道:“岸芷,你不懂,我虽是为和亲而来,可到底是大兴公主,只可明里接受指婚,绝不可私相授受。那承亲王虽是西秦大帝一母同胞的兄弟,到底并非大帝,我不知他打的什么主意,从此后他若再来,只道我身子不适,不便见客。”

岸芷似懂非懂:“那公主打算如何是好?倘若一直不被传召,岂非我们要在这驿馆中住上一辈子?”

百里柔垂下眼睑,轻声呢喃道:“不,我在等一个人……”

“嗯?等谁?”岸芷疑惑不解,忽听地外头一声通传:“宁康公主,皇后娘娘请您入宫一见。”

百里柔猛地回头,却不敢漏了心上那点期许,忙慎之又慎地对岸芷道:“快,替本宫更衣。”

百里柔入宫时,自马车上下来,又换了轿撵,竟与承亲王君越的轿子碰了个正着。

“承亲王。”百里柔淡淡地行了一礼。

“宁康公主……”君越那张与大帝有五分相似的英俊面容有些许不自在,不知是碍于这些日子的邀约皆遭拒,或是身处皇宫大内不便多言,君越也只是打了声招呼,便自顾自去了。

百里柔随口问道:“听闻承亲王早已出宫建府,这会儿怎么……”

方才君越去的并非议事的前朝,而是后宫。这有些不合规矩。

领路的太监笑道:“承亲王去的方向是慈宁宫,想是去见太后娘娘。宁康公主这边请,皇后娘娘正在湖心亭等候。”

下轿行了不多时,便见湖心亭内有两人,一位着凤袍常服,背影看去威仪尊贵,既陌生又熟悉,一位瘦瘦高高的少女,梳了男子髻,冰面如霜,三尺之内,生人勿近。

到底是来了,她等而又等的那个人,到底还是肯见她了。

百里柔踏入湖心亭,那冷面少女便离开了,只留她们二人说话。

湖心亭四面环水,视野一览无余,不惧旁人偷听,最适合说些体己话。

“公主请坐,千里跋涉来到长安,吃穿用度可还习惯?”西秦皇后一开口便是寒暄。

“多谢皇后关心,长安虽与江南不同,既无法再回江南,便把长安当做第二个家罢。时日一久,定也惯了。”百里柔与她对面坐下,怯怯答道,并无客套,吐露真心。

西秦皇后看她一眼,唇角弯起的弧度有些微妙,她笑:“听闻这几日承亲王对公主多有照顾,公主以为承亲王做良配如何?”

百里柔眉头微拧,忙道:“此来长安,母妃曾言,小心说话,多看少言。百里柔不过飘零身份,此生只求安稳度日,一切全仰仗皇后娘娘垂怜。何人能做得良配,皇后娘娘自是明白,百里柔不敢妄言。”

西秦皇后的目光这才柔和了些许,收回那为百里柔添茶的动作,缓缓道:“从来懂事的,才招人疼。”

百里柔不答,敛下眉眼。

西秦皇后忽地起身,转而望向偌大的湖面,亭子四面的水都结了冰,不见一丝涟漪,她笑道:“人人皆道江南好,离了江南,公主终究是有些遗憾吧?”

百里柔也已起身,站在她身侧,轻一点头:“母妃尚在江南,怕是老死不能相见了,想来遗憾是人人都有的吧。”

西秦皇后静默一会儿,仍是望着湖面,却忽然轻而又轻地问道:“东兴景元皇帝临终时,公主可曾在身旁陪伴?”

百里柔的手握紧了帕子,望着皇后绝美的侧脸,想起她曾艳羡多年的那位跋扈姐姐,倒也不曾苦笑或是埋怨,淡淡道:“不曾。自小父皇便不疼我,从他病了,即便我去瞧他,他也多不肯相见,倒是三皇兄同皇长孙启年常被召见,大约是因为启年的名字是父皇起的罢。”

西秦皇后明明没有问得更多,百里柔却像是完全不懂事般,继续吐露东兴皇族秘事:“听母妃说,父皇是在未央宫内西去的,那夜,近旁只有高公公一人陪伴。未央宫久未住人,是太冷了些。父皇去的那日,是十月初一,他老人家刚过五十寿辰。如今算来,父皇也故去一年多了……”

娓娓道来,一字一句既轻且稳,从头到尾只打算说给一人听,连未央宫是何地,三皇兄是何人,高公公是什么职位也不需言明,懂的人自然都懂。

西秦皇后听罢,一声哽咽堵住咽喉,蓦地闭上了眼。

百里柔静默陪伴,垂眸,再不多言。

风从耳边刮过,自南方而来,湖面无处可挡,刮得耳畔呼呼作响,身子冷得像冰。记得那日听闻父皇病逝的消息,百里婧只觉心头重重一沉,五脏六腑都已揪作一团。

若是从前,她即便为父皇去死也不会眨一下眼,可如今她远在故国他乡,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身份回去。

大兴荣昌公主已死,何人记她百年?只有她,记他们百年。

如今再从妹妹口中得知父皇病逝的细节,听着那些熟悉的名字,她却不能如百里柔一般再唤他一声“父皇”。

十月初一,大兴荣昌公主的生忌,那日父皇西去,死于母后的未央宫。她远在江南的双亲,都已入土,她的恨意都已被沉痛消融……心里自此空了一块,无人能填满。